JKF 捷克論壇

搜尋
Apank
大公爵 | 2021-11-10 07:55:23

2021-11-10 05:22 聯合報 / 劉學龍/高力國際董事總經理



台灣這波房市浪潮剛好搭上游資充沛與低利貸款,再加上預售屋實價揭露也助長買氣,房市陷入通膨與「晚買會更貴」的恐慌預期心理,但這時候上車買房真的就贏了嗎?

這波買氣可分為首購及首換兩類,很多的成交都是鎖定付款較輕鬆的預售建案,甚至建商會提供一至二成的信用貸款,讓自備款還不夠門檻的民眾也搶著上車,二至三年後再補票。

建商瘋獵地,民眾瘋買房,也使得中央銀行接連在去年十二月、今年三月及九月限縮貸款條件,包括貸款成數、寬限期、期數、差別利率等管制措施,即使有部分買房民眾會透過夫妻一人一戶,甚至人頭等方式避開,但央行抑制資金寬鬆的本意已經相當明顯。

這波上車買預售案的民眾即使都算是政府、銀行與建商口中的「自住客」,但這一群人必須要等到二至三年後,才會進入實質房貸階段。換句話說,二至三年後利率是否跟現在一樣低,還是會面臨到首波升息,甚至貸款年限央行已經出手限縮,抑或是貸款成數不如預期,這些都會直接衝擊到購屋民眾的口袋。

若口袋不夠深,無法進一步拿出更多自備款,或者負擔因升息而加重的每月還款金額,甚至同時間要負擔建商的信用貸款、以及房貸,都會考驗著部分搶著上車買房,但口袋深度有限的購屋民眾。再加上房地合一二點○已經上路,高稅率在預售屋先鎖三年、交屋後再鎖五年,除非認賠殺出,不然想獲利出走,難度相當高。

通膨與低利而推升的房價,要注意的是後續貨幣政策調控速度。以二○○九年全球次貸風暴為例,當時,資金成本低廉,美國民眾爭相搶搭買房列車,而這些債權又被包裝成金融商品在金融市場流通。而隨著利息調升,頓時間讓搶著上車買房的美國民眾立即出現無力支付房貸,次級房貸違約率升高,形成金融業危機,進而形成一個全球性的金融風暴。

台灣央行利率從二○一六年七月至二○二○年二月一直維持在百分之一點三七五,此期間的房價指數也由一百○三點一四成長至一一九點六;二○二○年三月因新冠疫情降息一碼(○點二五個百分點)至百分之一點一二五,而至今年第三季房價指數已迅速增長至一三四點六九,買房看房更成為一般民眾茶餘飯後必談的話題。

雖然台灣現況並未將房貸債權包裝成金融商品在金融投資市場流通,但因預期通膨心理、搶著上車買房、過度信用擴張、低利造成資金浮濫、貨幣寬鬆等,均與當時美國次貸風暴的場景或多或少相近。因此,善意提醒近兩年上車買預售屋的民眾,建議在興建期二至三年時間,口袋多儲備一些現金糧草,屆時真正面臨交屋與房貸壓力,包括升息或緊縮貸款時,才不至於手忙腳亂。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a0932144105430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艾潘克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