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jkf798
威爾斯親王 | 2022-1-1 21:59:29

所有人都想問:台灣到底缺不缺電?魔鬼藏在細節裡。翻開最新用電成長數字,估算未來幾年備轉容量率,驚見缺口就在2023年等著,2025年核電歸零,肯定缺電。


2023年缺電危機,北部首當其衝。供電一有差錯,家戶又將瞬間摸黑。圖片來源:天下資料

除了綠電,不論是大聲質疑,或是默默藏在心裡,從企業到老百姓應該都想問,台灣的電到底夠不夠?

尤其在2021年5月中,經濟部發布新版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隔天5月13日下午,高雄超高壓變電所故障,導致興達電廠4部機組跳脫,全台數百萬戶分區限電;4天後,興達電廠再度跳機,分區限電再度諷刺上演。

半導體業蓬勃發展,加劇耗電

經濟部預估,未來電力最吃緊的時間點,落在2023年,也就是一年之後,但未來幾年備用容量率都在令人安心的15%以上,還節節上升。

就算2023年,可能因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進度延宕,備用容量率因而降到12.7%,經濟部也掛保證:透過調度措施,可維持備轉容量率10%。

【備用容量率VS.備轉容量率】

備用容量率:為全系統供電能力高於用電尖峰負載的比例,全年只有一個數據,此數字可用於衡量當年系統發電端的供電可靠程度。若以銀行帳戶比喻,備用容量相當於總資產。

備轉容量率:備轉容量為裝置容量扣除故障、大修與檢修、降載的發電機組容量,此數字可用來衡量系統每天實際可供調度的發電容量。若以銀行帳戶比喻,備轉容量相當於總資產扣除無法動用的定存金額。

看起來萬事太平,但魔鬼藏在細節裡。

能源經濟專家、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梁啟源提醒,備用容量率還得扣掉5%,保留機組歲修與保養空間,才是當下真正可用容量。

真正令人捏把冷汗的,是報告數字早已無法反映出電力需求的急遽成長。報告指出,「2020年台灣用電年增2.1%,高於過去十年平均,至2027年,每年用電平均成長2.5%。」

但實際數字,卻讓人心驚。

能源局數據顯示,2021年前十個月跟去年同期相比,用電成長高達4.3%,是半年前公布預估數字的1.7倍。又以工業部門成長最多,高達7.71%,主因是台商擴大回台投資,尤其是耗電的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

梁啟源更憂心提醒,台積電很多新增半導體產能,都還在陸續建廠,未來用電需求將持續攀高。

未來一有差錯,全台又要摸黑

《天下》以最新用電成長數字估算未來幾年備轉容量率,凸顯供電前景捉襟見肘。

台灣用電與經濟成長率連動。主計總處預估2021年經濟成長率為6.09%,2022年為4.15%,未來幾年也會高於4%。

以這樣的經濟成長率,等比例計算未來用電成長率,2022年恐高達2.93%,之後幾年也都高達2.82%。

再以新的用電成長率估算,未來幾年備用容量率全都低於15%。如果把因為天然氣接收站延宕的燃料限制納入考慮,再扣除5%歲修保養,2021、2022年的備轉容量率都低於7%,至2023年,只有4.38%,之後更一路走低,2025年後核電歸零,將更加嚴峻。



「這已經低到不能再低,出任何差錯就要黑燈(停電)了,」對《天下》估算出來的新數字,梁啟源表示憂心。

除了備載不足,另一個危機是,穩定大型基載發電陸續除役。根據能源轉型規劃,至2025年,核能佔比將由目前的11%降為零。

此外,至2025年佔供電5成的天然氣,供應提升快不起來。桃園大潭的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案,從三年前環評通過至今爭議不斷,儘管公投結果讓三接可繼續留在大潭,依然比原本進度延宕兩年半。

三接延遲會怎樣?梁啟源說,大潭八、九號兩部燃氣機組無法發電,至2024年將影響整體電力近6%備用容量率。

如果再加上2025年核電歸零,「2025年鐵定缺電,」他斬釘截鐵地說,「最快2023年就會開始,會一路缺到新天然氣接收站蓋好的那一天為止。」



儘管保留了三接,但工程已延宕,影響大潭電廠燃氣機組,將衝擊北部供電。(王建棟攝)

電力調節技術,解救停電惡夢

供電缺口最嚴峻的就是北部。

梁啟源說,若大潭八、九號機組延宕,2025年北部供電缺口將達467萬瓩,相當於一部興達電廠機組,一旦中部到北部有任何電塔倒塌,北部將會大停電。若以燃煤補足,又恐惡化空汙。

更雪上加霜的是,煤電增加也有難度。近期聯合國氣候峰會通過的格拉斯哥氣候公約,明確要求各國減少用煤。台灣原本設定2025年燃煤佔比要降到3成,也難再提高。

供電缺口將至,怎麼辦?

在國際零碳趨勢下,發展無碳能源是正解。梁啟源建議政府調整能源配比與非核時程,除再生能源外,核二、核三考慮延役,將有助經濟發展與減碳目標。

看備轉容量數字,讓人怵目驚心,台灣的未來真的一片黑暗嗎?

台灣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李堅明認為,透過電力調節技術,其實有機會避免。「備轉容量率低的確是警訊,但調度才是供電穩定關鍵,」李堅明強調。

能源轉型的重要配套,電力交易平台已經上線,將分散於民間的電力資源納入電力系統。例如:5月興達電廠跳脫時,台泥彰濱儲能系統就在幾秒內大量放電。未來,當全台儲能建置量持續增加,將不用再擔心跳電。

另外,近年,台灣開始嘗試更多新的電力調度手法,例如「需量反應」,可在電力吃緊時,提供用戶少用電的電價優惠,以調節供需。

儘管缺電風險不小,但技術也在進步。只是在大量儲能到位前,台電調度人員必須承受極大壓力、快速反應,還得祈禱發電機組與輸電線路都平安,才能避免停電惡夢再臨。(責任編輯:吳廷勻)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不鮭路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1
FB分享
最近在申請好市民勳章,請幫忙送顆愛心,我也會回送的~

https://www.jkforum.net/thread-9377755-1-1.html
回覆 使用道具
不鮭路
威爾斯親王 | 2022-1-1 23:14:34

我看可能不用2023年,在今年夏季應該就會出現用電危機

去年公投很多人都反核四,反核四的結果就是這樣,咱們就來看看執政黨是要「用愛發電」還是「插鼻孔發電」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kf798 + 10 我很認同+1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bxv930
公爵 | 2022-1-2 10:05:04

核電是全世界的趨勢,不知道這些為反對而反對的人,自己是不是用愛在發電?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kf798 + 10 我很認同+1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aaa7790129
王子 | 2022-1-2 13:27:36

藍綠兩黨只知道惡鬥,要不然就是騙選票,根本都沒再用心為人民著想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