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987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uo123
大公爵 | 2010-3-27 17:38:23

二、絞技(choke)、頸關節技(neck crank)與顏面鎖(face lock)
絞技、頸關節技與顏面鎖基本上都是施招者透過控制頸部讓受招者因痛或不能呼吸而投降,三者的不同之處在於絞技是施招者利用收縮自己的雙手讓受招者因為頸部血液不流通而感到不能呼吸,頸關節技是施招者利用直接折受招者頸部來壓迫受招者脊椎,顏面鎖則是施招者扭曲受招者的臉或下巴讓受招者感到疼痛
絞技在受招者沒有特殊疾病的狀況下頂多只會因為頸部血液不流通造成暫時的昏迷並不會致命,頸關節技就相當危險有可能因為脊椎受傷導致受招者半身不遂
由於在施展絞技、頸關節技與顏面鎖時對手一定是會反抗不願受招的,所以施招者常常會在施展過程中交互切替這三種技巧,這三種技巧常常是會混合在一起生效分不出彼此的
絞技即使生效也需要一段時間慢慢繼續切入才會讓受招者投降

1.裸絞(rear naked choke、sleeper hold)
總合格鬥技裡面除了腕十字以外另一個代表性的技巧就是裸絞了

施招者從背後控制住受招者,施招者將一隻手伸入受招者喉嚨下方,另外一隻手扣住施招者自己的手,兩手同時收縮讓受招者因為氣管與頸動脈受壓迫而不能呼吸甚至導致昏迷的技術就是裸絞

裸絞在無道服的寢技比賽裡面是決定率相當高的招式,但是在總合格鬥技裡面卻沒有那麼容易成功,原因在於總合格鬥技比賽選手都會帶拳套,受招者可以利用施招者的拳套來防禦裸絞

2.三角絞(triangle choke)與變形三角絞(gogoplata)
施招者用自己的腳鎖住受招者的脖子與肩膀並收縮讓受招者因為氣管與頸動脈受壓迫而不能呼吸甚至導致昏迷的技術就是三角絞,三角絞對腳長的人相當有利,因為長腳不只方便鎖,失敗了也不會在寢技陷入不利的位置

這個技巧施招者一定要鎖住受招者的脖子與肩膀才能生效,因為只用腳鎖住受招者的脖子的話受招者很容易逃脫

三角絞的有名變形技巧叫做變形三角絞(gogoplata),與三角絞的不同在於變形三角絞施招者不是靠鎖住受招者的脖子與肩膀而是靠腳扣住受招者的肩膀伸到受招者的下巴再用手壓住受招者的頭部讓受招者的頭像夾在斷頭台裡一樣導致呼吸困難,順帶一提變形三角絞的英文gogo指的是下巴

另外三角絞還有逆三角絞、橫三角絞與後三角絞等變形,不過由於在總合格鬥技裡面相當不實用因此不在這裡詳述

3.肩固(arm triangle choke)
施招者從橫四方上位用手鎖住受招者的頭與肩膀並收縮,讓受招者因為氣管與頸動脈受壓迫而不能呼吸甚至導致昏迷的技術就是肩固,施展原理跟三角絞非常像因此英文叫做手部的三角絞(arm triangle choke)

通常施展肩固時施招者會選擇到受招者的另一邊的橫四方去施展而不是直接在目前所在的橫四方位置施展,這是因為在移動的過程中可以增加肩固的緊度容易成功,直接在目前所在的橫四方施展不容易成功

肩固是關節技裡面無視實力高低,實力較低者有機會可以下剋上的技巧

4.前頸鎖(guillotine choke)、
施招者讓受招者頭低下來用一隻手臂從上面環住受招者後頭部到下巴,再用手掌握住自己的另一隻手臂的手掌控制住受招者的脖子後用力收縮,讓受招者因為氣管與頸動脈受壓迫而不能呼吸甚至導致昏迷的技術就是前頸鎖

前頸鎖是人在遇到雙手割時的第一個自然反應,因此這個技巧常用在反擊受招者的雙手割,雖然可以直接以蠻力決勝負,但是好的前頸鎖還是要配合封閉防禦來施展才能讓受招者感覺沒有逃脫的希望而投降,切入簡單沒有太多前置步驟且失敗也沒有太大風險是這個技巧的最大優點

前頸鎖也是關節技裡面無視實力高低,實力較低者有機會可以下剋上的技巧

5. 大蛇絞(anacanda choke)與逆大蛇絞(D'Arce Choke)
施招者在犬位置上位,一手從受招者臉旁邊穿到臉另外一邊的腋下,另一隻手以裸絞的要領在受招者腋下鎖住施招者自己的手後用力收縮,讓受招者因為氣管與頸動脈受壓迫而不能呼吸甚至導致昏迷的技術就是大蛇絞,通常施招者還會自己轉一圈轉到上四方上位來增加壓迫氣管與頸動脈的力道
如果受招者在犬位置上位,一手從受招者腋下穿到受招者另外一邊的臉,另一隻手以裸絞的要領在受招者臉旁邊鎖住施招者自己的手後用力收縮,讓受招者因為氣管與頸動脈受壓迫而不能呼吸甚至導致昏迷的技術就是逆大蛇絞

這兩個技巧要寢技實力非常好的選手才會成功,逆大蛇絞英文D'Arce Choke的D'Arce指的是巴西柔術黑帶選手Joe D'Arce

6.上四方裸絞(north south choke)
施招者在橫四方上位以肩固的原理鎖住受招者頭部與肩膀再切到上四方將自己身體往後移動,利用體重讓受招者因為氣管與頸動脈受壓迫而不能呼吸甚至導致昏迷的技術就是上四方裸絞

上四方裸絞對手臂粗壯的施招者非常有利,只要能切到橫四方並切入上四方裸絞的姿勢可以說就是必殺的技巧,手臂粗壯的施招者可以利用肌肉填滿施招者手臂與受招者頸部之間的空間增加上四方裸絞的壓迫力道

7.頸關節技(neck crank)
施招者不用特別技術,連壓迫受招者頸動脈的動作都不做只靠折脖子的技術就是頸關節技,在巴西柔術裡面基本上是禁止的招式,一不小心受招者就會因為脊椎損傷終生癱瘓,不過一般而言除非實力與力量差太多,不然純粹的頸關節技是很難成功的,必須配合絞技與顏面鎖施展

頸關節技通常沒有固定的招式,有些施招者會假裝施展絞技實際上是直接施展頸關節技,有時從施技的過程中很難判斷到底施招者是不是在施展頸關節技

8.顏面鎖(face lock)
施招者將受招者的臉往左或右扳到極限,再控制住受招者的下巴與臉繼續施力,讓受招者因為臉部或下巴被扭曲導致疼痛的技術就是顏面鎖

顏面鎖基本上是很難讓受招者投降的,因為顏面鎖本身不會造成永久性的傷害受招者往往會選擇硬撐,另外顏面鎖本身就是個很難完全鎖死的技巧,因此顏面鎖在關節技裡面主要的意義是在於用來當做切其他技巧的起手式

三、腳關節技
腳關節技是關節技裡面無視實力高低,實力較低者有機會可以下剋上的技巧
這是由於腳關節技不像腕關節技與絞技攻擊的是上半身而是距離上半身較遠的下半身,如果受招者第一時間沒有防禦好就沒有太多有效的防禦策略
但是腳關節雖然有下剋上的優點不過一般在總合格鬥技裡面並不會是施招者的第一選擇,因為施展腳關節時施招者往往必須放棄較有利的上位才能施展,有挨拳的風險
另外一個缺點就是切腳關節技時往往受招者也可以同時順勢切腳關節技,有可能瞬間逆轉變成受招者反而讓施招者投降
順帶一提施展腳關節最有名的總合格鬥技選手是今成 正和

1.膝十字(knee bar)
施招者將受招者的一隻大腿夾在自己的兩腿中間,固定好之後伸直受招者的大腿的技術就是膝十字
膝十字通常是施招者用來反擊半防禦下位做得非常好的受招者的技術

2.阿基里斯腱固定(achilles lock)、腳跟固定(heel hold)與腳踝固定(ankle lock、toe hold)
阿基里斯腱固定、腳跟固定與腳踝固定會放在一起提的原因是因為這三個技巧常常是可以互相切換,其中一種沒有切成功可以轉切另一種

施招者用一隻手手臂與手掌之間的部位扣住受招者的阿基里斯腱,另一隻手掌抓住自己的手掌,然後用腳控制住受招者上半身,利用壓迫阿基里斯腱讓受招者投降的技術就是阿基里斯腱固定

阿基里斯腱固定因為是相當基本的技術因此通常也是需要一段時間或是切得夠深才能讓受招者投降

施招者扭轉受招者的腳踝,讓受招者因為痛而投降的技術就是腳踝固定

施招者用阿基里斯腱固定的技巧鎖住受招者的腳跟後用力扭轉,讓受招者因為痛而投降的技術就是腳跟固定

腳跟固定是關節技裡面最危險的招式,因為常常在受招者感到痛之前就會毀掉受招者的膝蓋跟阿基里斯腱,完全切入了即使巴西柔術黑帶選手也得投降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