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2-17 17:17 聯合報 / 記者陳素玲/台北即時報導
主計總處今天公布一一0年全體受僱員工全年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3211元,年增1.93%;每人每月總薪資為5萬5754元,年增2.94%,但是扣除物價指數後,全年實質經常性薪資為4萬1422元,年減0.04%,是近五年首次全年負成長,可見國人去年薪資成長都被通膨吃掉,實質購買力下降。
主計總處表示,一一0年十二月底工業及服務業全體受僱員工人數817萬3千人,較上月底續增3千人或0.05%,是連續六個月正成長。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12月底受僱員工總數817.3 萬人,與去年同月年增二萬人,也較去年4月前增加二千人,從去年五、六月疫情減少後,從七月以來連續六個月成長,總數人數確實回升,但各業有別,製造業全年加1.8萬人,醫保健社會工作1.3萬人,但受疫情深的藝術樂休閒服務減1.1萬人、其他服務業減少5千人。
薪資部分,去年十二月全體受僱員工(含本國籍、外國籍之全時員工及部分工時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4000元,月增0.79%,年增2.65%;總薪資平均為5萬4989元,年增2.74%。110年全年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3211元,年增1.93%;每人每月總薪資平均為5萬5754元,年增2.94%,主要與廠商調薪、發放獎金及員工酬勞(紅利)有關。
不過去年物價指數飆升,剔除物價因素後,去年受僱員工實質經常性薪資4萬1422元、年減0.04%,是106年以來首次負成長。
陳惠欣表示,去年雖有疫情影響,但受僱員工全年經常性薪資增加1.93%,高於前一年的1.48%,全年總薪資也年增2.94%,雖然扣除物價後,實質經常性薪資是-0.04%,受到物價影響,但是去年每人每月實質總薪資5萬3445元仍年增0.96%,實質購買力還是正成長。
她說,這幾年廠商發放薪資結構中,非經常性薪資占總薪資比率已從18%增加到22%,因此經常性薪資增幅較少,但實質總薪資還是呈現正成長。
一一0年全體受僱員工全年總薪資,以海洋水運業的14萬7586元最高,年增47.39%,反映陽明、長榮等海運公司去年業績大增行情;其次是其他金融服務業12萬2233元,年增9.68%、證券期貨及金融輔導業11萬4546元、年增21.65%,排名第三,薪資相對高;其他汽車客運美29261元、美容美髮美體業29888元相對較低,主要都是受疫情影響。 |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
總評分: 名聲 + 1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
要消滅我的人還真不少 人為刀俎 我為魚肉
一堆皇帝都不值錢囉!可不可以有更高的頭銜?
多的是把自己管理的版當作是個人專版部落格的版主
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叫人死不瞑目
亂刪文、惡意舉報者死全家
臺灣的職棒跟政治一樣,再怎麼爛也都有人會挺下去
社會多是雙面人,表面跟你聊得來,背地裡詆毀你到一個極致
高X裡只有一個不是渾蛋
論壇真是多采多姿時不時就有瘋狗跑出來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