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2294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qw8010
王室 | 2022-2-28 11:32:19




▲圖1:左側後臼齒三角區黏膜白斑,有紅白相間之斑塊,為非均質性白斑。(照片提供/楊士維)

文/楊士維

一位63歲的男性病患13年前診斷出罹患扁桃腺癌,接受放射及化學治療後已痊癒,同時也戒除了吸菸、飲酒及嚼食檳榔。但是最近半年又再度開始吸菸。

在定期門診追蹤檢查時,意外地發現左側後臼齒三角區有紅白相間且表面呈現不規則狀的非均質性白斑(圖1)。病患接受手術切片後的組織病理報告為高度不良變異,病患同意將全部的口腔白斑病竈(圖2)進行手術切除。

▲圖2:左側後臼齒三角區白斑在切片後2週,以內視鏡拉近放大檢視,有紅白相間之斑塊,表面呈現不規則狀。(照片提供/楊士維)

然而在完全切除後的化驗報告發現有癌細胞的變化,因此病患進一步接受口腔癌分期檢查,包括頭頸部核磁共振造影、全身正子掃描等檢查,結果為口腔後臼齒三角區癌第2期。

疾病的診斷有時峰迴路轉,有時曠日廢時,臨床上的口腔黏膜白斑症是臨床上以肉眼先行做出的診斷,最終的確定診斷仍以顯微鏡下的組織病理檢查為依據。

切片取樣當成治療基礎
切片手術是指在病竈之中取部分組織先行取樣分析,待結果確定之後,再擬訂治療計畫。

既然是取樣,那取下的這部分組織是否就代表這整個病竈的情況?以這名病患為例,取下的組織診斷為高度不良變異,屬良性病竈,因此進行白斑病竈切除即可。

在完全切除之後,卻在這白斑病竈中發現在惡性鱗狀上皮細胞癌(口腔癌最常見的病理細胞),由此推論,應是某部分的白斑黏膜組織已轉變成癌細胞,其它部分仍停留在良性的高度不良變異。

切片無法每一次皆能取樣到最嚴重的部分,臨床上稱為取樣誤差,因此,切片結果可以做為重要的參考,當成治療基礎。

以外科治療的觀點,手術切除的範圍、廣度以及深度,針對良性病竈和惡性腫瘤,兩者是全然不同的。倘使整個口腔白斑病竈切除後發現有癌細胞變化時,仍應進一步完成癌症分期檢查,並治療。

(作者為基隆長庚紀念醫院暨新北市立土城醫院耳鼻喉科醫師)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taco668 + 10 感謝大大分享
180124 + 10 感謝大大分享
a0932144105430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20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相識自是有缘 感恩知福惜福>  <惜緣惜情久長 願友心常寧樂>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