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qw8010
王室 | 2022-3-17 17:56:51




研究指出,染COVID-19後,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且年輕人亦會中風;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本土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趨緩,防疫措施逐漸鬆綁,但許多亞洲國家疫情仍居高不下,甚至連歐洲國家防疫措施鬆綁,疫情有上升趨勢。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許多研究發現染疫後遺症,使腦中風的患者增加,腦中風年輕化。

黃軒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分享,COVID-19,長期影響神經系統症狀,包括了大家都熟知,注意力不集中、慢性疲勞和味覺和嗅覺喪失。最近,幾項研究卻發現,患腦中風的風險也增加,許人中風者還是年輕人。

黃軒指出,新加坡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的研究指出,和普通人相比,COVID-19患者中風風險增加一倍;確診者每10萬人中有82.6例腦中風。 未確診COVID-19的病例卻為38.2例。而瑞表在《刺胳針》(Lancet)的研究也發現,確診COVID-19一週內者,患心臟的風險,是正常人的 3-8 倍,而患中風的風險高出 3-6倍。

黃軒整理研究人員看法,均認為,研究人員都認為,COVID-19會引起發炎反應,使人的血液變黏稠。 而這些較稠的血液更容易凝結在血管,如果凝結在腦血管,這些凝塊就會導致中風。進一步發現,這些COVID19年輕腦中風患者,在得COVID19前,並沒有我們常常說的腦中風危險因子,例如抽煙、喝酒、高血壓,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病。

黃軒表示,50歲不到的COVID-19患者,之前還很健康、沒有任何中風的危險因子,在年輕歲月中,就肢體障礙了,多麼令人難以接受,因此路人員也表示示,為了避免得COVID-19年輕化的腦管疾病的風險增加,最好的方式,就是避免染疫。

黃軒提醒,疫苗接種和做好非藥物介入措施(NPI),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一定要在日常生活,堅持保護自己,也保障自己未來的健康。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4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a09321441054306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p0937433921 + 10
gebygeby1 + 10
terrybear6268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相識自是有缘 感恩知福惜福>  <惜緣惜情久長 願友心常寧樂>
回覆 使用道具
gebygeby1
王室 | 2022-3-18 13:01:10

我也是屬於血液黏稠型(僵直性脊椎炎)~~只能努力每周跑三天每次30分鐘來維持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