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jkf798
威爾斯親王 | 2022-3-25 22:16:43



「沒有物價穩定,就沒有持續性的充分就業……。升息,就是為了穩定物價。」3月16日,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宣布最新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決議:聯邦基金利率上調一碼(0. 25個百分點)。這是睽違近3年半之後、從2018年12月以來的第一次,美國再度啟動「升息循環」。

隔日,在連續2個月調高利率後,英國央行宣布再度升息,將政策利率上調1碼,至0.75%。同一天,台灣的中央銀行也出乎市場意料,宣布與聯準會「同步等幅」升息一碼,這不僅是2011年7月以來首度升息,若論單次升息幅度,更是創下15年之最。

美、英、台央行罕見「同時、同調」升息,要狠狠打擊的敵人,其實都是同一個……。

敵人是誰?在全長約55分鐘的聯準會記者會中,鮑爾一共說了58次「通膨」;在英國央行宣布升息後,總裁貝利(Andrew Bailey)坦言:「通膨率可能在幾個月內衝到8%。」在台灣,「升息的箭頭,就是指向通膨。」央行總裁楊金龍說。

太晚覺醒的鮑爾、老將的憂慮 這次打通膨  必須做到零缺失

德意志銀行總經研究主管胡柏(Peter Hooper),曾在1973至1999年服務於聯準會,親身見證半世紀前聯準會與超高通膨的纏鬥過程,他對鮑爾「全力壓低通膨、又能維持低檔失業率」的盤算,給了一句難堪的評語:「這是一廂情願……!除非,他的每個動作都是零缺失。」

「通膨已經根深柢固……,如今看來,聯準會不太可能實現他們希望的『軟著陸』,若想將通膨壓下來,就只能承受經濟衰退的代價!」接受《今周刊》訪問時,英國知名經濟學家暨前央行官員古德哈特(Charles Goodhart)篤定地表示。

今年高齡85歲的古德哈特,現為倫敦政經學院名譽教授及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但他另一更為市場所知悉的身分,是曾在英國前首相柴契爾(Margaret Thatcher)政府任內,擔當「通膨第一打手」的角色,一般認為,古德哈特當時在英國政府的地位,就宛若柴契爾的「經濟國師」。

要檢驗古德哈特的悲觀論調,得先觀察,眼前的通膨是否真的已經「根深柢固」。

台灣資深創投家加州第一手觀察 生鮮每月漲、房子開賣不久漲50%

場景,切換到美國矽谷這個「重災區」。

「房價至少年增兩成,氣泡水從12罐變8罐一組,但價錢不變……,至於加油站,每天更是排滿了車。」曾任之初創投(AppWorks)合夥人,現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擔任訪問學者的詹益鑑,過去1年長居加州,第一手經歷了美國數10年來未見的通膨狂潮。

他觀察,過去1年,周遭舉凡日常採買的生鮮食品、乃至物流業運價,幾乎每個月都是「有感漲價」,而房屋交易市場也極度火爆,「很多房子開價跟賣價,就至少差了30到50%。」

弔詭的是,詹益鑑補充,「一邊是物價漲,許多人生活愈來愈苦,另一邊薪水卻是持續調,因為找不到勞工。」薪資與物價的「螺旋上漲」現象,對經濟學家來說,並非什麼好消息,因為這很大程度代表通膨將進一步失控。

鮑爾內心「伏爾克魂」被喚醒 恐效法前輩強摘通膨毒瘤

在美國經濟被高通膨長期淩遲的70年代,最終,就是靠著79年上任的聯準會前主席伏爾克(Paul Volcker)痛下殺手,1年內將利率從10.25%猛拉到20%,這才根除了通膨毒瘤。而代價,是1980、1982年的經濟負成長。

「你或許會把接下來的問題,定義成所謂的『伏爾克問題』……。」3月16日的聯準會記者會現場,彭博電視記者提問:「雖然你期待升息不會造成失業率攀升,但如果失業率真的攀升了,你會繼續升息嗎?」

對彭博電視記者的提問,鮑爾沒有正面回答,但重申了本文開宗明義的那一句:「沒有物價穩定,就沒有可長可久的充分就業。」言下之意,如果失業率因為升息而攀升,那麼,很抱歉,這是長久大計下的「必要代價」。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1
FB分享
最近在申請好市民勳章,請幫忙送顆愛心,我也會回送的~

https://www.jkforum.net/thread-9377755-1-1.html
回覆 使用道具
陳勝利
威爾斯親王 | 2022-3-26 01:42:34

版主這標題下的不好⋯生息通膨不是美英台影響而已
相信🀄️國大陸影響更大,苦於共產制度人民不敢叫而已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a336339
威爾斯親王 | 2022-3-26 13:30:49

什麼都漲...薪水不漲!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jkf798
威爾斯親王 | 2022-3-26 21:24:23

陳勝利 發表於 2022-3-26 01:42
版主這標題下的不好⋯生息通膨不是美英台影響而已
相信🀄️國大陸影響更大,苦於共產制度人民不敢叫而已 ...

別鬧了,別總是在你一無所知的議題上大放厥詞。

大陸的通膨情況是偏低,而不是偏高,這是複雜原因造成的。簡單講就是去年歐美在大放水的時候,大陸在去槓桿、打房、打補教、科技巨頭監管...等等一系列的重拳,所以現在需要的是降息好讓大家喘口氣,而不是升息。

通膨偏低還有一項因素,就是豬肉價格非常低(去年下半~今年上半,豬肉一斤經常界於5~7人民幣!)。

此外,由於大陸各項產品自給率極高,唯二能影響通膨的就是糧食與能源。大陸非常有遠見,從去年開始收購全球糧食現貨,已經收購了全球的一半了!剩下的就是能源了。北京冬奧前,普丁特別去晉見習近平,簽了一份天然氣的30年長約,價格低廉,大概相當於歐洲目前價格的10~16%而已(這個數字視歐洲現貨價格波動而定)。比較難控制的,就剩下石油了,所以大陸汽油價格也漲了不少,和臺灣相當甚至略高了;但僅油價上漲,對於整體的通膨影響而言,還是非常有限,故短期內通膨仍然偏低。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回應

陳勝利  版主又冒充專家別人都不懂了,對啊我也沒說我懂啊總比版主自吹專家好吧,反正版主就吹吧偉大的祖國說最強的,繼續吹  發表於 2022-3-27 01:08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