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面對的人群, 要做到滿足全部人的事, 說出滿足大家的話, 人群越大, 越難.
長大的過程, 如同石頭蹚河, 被親友, 老師同學, 老闆同事, 漸漸磨圓, 當然說出來的話, 經過包裝, 討喜, 但是也是種面具, 保護你我他
除非你本事大, 就是你磨圓別人,
處事風格特殊, 不是被排擠, 就是本事很大, 沒辦法被排擠
網路是個特殊的地方, 有些人喜歡跟真實世界一樣, 有些人認為真實世界已經夠辛苦了, 何必再裝呢?
就像新聞版, 有人就是愛轉發假新聞, 辱台揚共的不斷的轉, 打臉也打了幾年了, 累了, 不再每一帖的打臉
還是集中精力在真實世界救人要緊, 部分台灣人執迷不悟, 那就讓他們去吧
===
說到聽者有意, 聽過在台灣的外國人評價台灣人普遍具有歧視性
以前不了解
不會啊? 台灣人對外國人很友善阿...
後來到了美國後, 才了解, 還真的是...
台灣一般說黑人黑人的, 其實黑人聽到也會覺得感覺不好,
對金髮碧眼的, 台灣人會比較友善,
相對的, 東南亞, 膚色深的, 就沒有那麼好, 甚至在還沒有了解那個人之前, 會有一些固有的成見
反過來說, 在美國, 有一部分的人堅持的政治正確的話, 有時候也有點太過了, 超級無敵麻煩
例如黑人就要說是 非裔美國人, 黃種人就是亞裔美國人
但是黑人也有出生在其他地方的, 例如跟台灣斷交的太平洋島國蘇嘉瓦瑞,
印度,中東,西亞, 大部分的俄羅斯, 甚至以色列也是亞洲,
亞裔美國人意義上包含他們, 但是現實使用意思沒有包含他們
當中國人做了太多蠢事壞事, 敗壞亞裔的形象, (尤其是放出武漢病毒,強摘器官, 迫害新疆香港人這些事)
其他亞裔又很想跟亞裔這名詞分開, 但是美國人很難分的清
從普遍美國人的角度來看, 他們要稱呼我們到"聽得感覺很合適", 很難....
同一個道理, 我們要稱呼皮膚比較深的人, 要怎麼稱呼, 使得他們感覺很好, 也不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