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9037 | 回覆: 14 | 跳轉到指定樓層
732
皇帝 | 2022-5-9 10:54:42

211.jpg

防疫險理賠海嘯壓垮產險業者,市場預估,最快6月恐就會有業者需要增資,整個產險業增資潮將落在第3季,主因是估算RBC(資本適足率)、淨值掉太多,或是帳上現金流不足等問題,業者全必須提早因應備戰。

統計到今年4月底,銷售防疫保單前五大,富邦產賣200萬至300萬件、國泰世紀產也破百萬件、新安東京產約賣85萬至90萬件、和泰產75萬件、中信產約45萬件。

市場以每家最高確診理賠額、及確診率20%來估算,每家最大理賠額從50億元到300億元不等,部分業者幾乎全數吞掉淨值,增資勢在必行。

對此富邦產、新安產、和泰產、國泰產及中信產則不予回應。

一家產險業高層說,因RBC是半年申報一次,6月各業者的RBC因理賠案還未全部浮現,因此未能全數反映理賠率,但業者內部會自行估算流動性、未報賠款準備金(IBNR,屬已發生但尚未報損失)等都會牽動增資金額和時間。

據了解,富邦產、國泰世紀產銷售防疫險量大,但帳上流動性充足、可申請填補準備金較多,碰到增資時間可能會較晚。但一些獨立產險、或是小型產險業者,因帳上現金部位低、加上承保防疫險也不少,估計將是前幾家得先申請增資的業者。

另一家產險業者說,依日日攀升的確診人數,加上增資得跑流程,估算最快6月就會有業者得向保險局遞件申請增資,一張保單爆發史上空前的增資潮,恐將會落在第3季。

保險局長施瓊華則表示,各業者得先把營運狀況提報給董事會並提出因應對策,之後才會再談是否有增資規劃,因各業者董事會時間可能落在5月至6月,可能得先提營運狀況、對策到董事會上,之後才會看是否有增資規劃。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12 + 12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toradora99
威爾斯親王 | 2022-5-9 12:45:42

我想政府會想辦法替產險業解套,與疫情共存的情況下,保單的保障也大減了,加上放寬規定的速度,我想七月以後想要得到理賠更是難上加難。

也難怪馬斯克說ESG都是騙人的,環保少女也批評COP26為北半球漂綠慶典,動動嘴巴講著社會責任,做的又是另外一套。

不是人人都是金魚腦,畢竟跟錢有關的東西,想要忘記也難呀。時間因素雖然有變化,目前更重要的是政治因素,雖然常常跳票就是了。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270055 + 30 感謝大大分享
angus5168 + 20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5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2-5-9 16:06:35

toradora99 發表於 2022-5-9 12:45
我想政府會想辦法替產險業解套,與疫情共存的情況下,保單的保障也大減了,加上放寬規定的速度,我想七月以 ...

陳時中今赴立法院備詢,考慮在7月將新冠肺炎從第5類傳染病調整為第4類,理賠金勢大幅縮水,以折算10%試算,原本賠5萬就變成賠5千。

這樣看來壽險業就可以解套了。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idwang
王室 | 2022-5-9 21:57:10

最近去大型醫院

有做PCR的地方

那邊應該是最多患者的地方

幸好我是自費3500,不用排隊

跟他們一起排隊我大概中獎機率很大

如果有保險的,可能就可以馬上拿證明了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2-5-9 23:16:22

idwang 發表於 2022-5-9 21:57
最近去大型醫院

有做PCR的地方

做PCR 3500大概也是全世界最貴,不過比之前便宜些了,我聽過我朋友兩年前做一次6000的。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idwang
王室 | 2022-5-10 00:27:01

732 發表於 2022-5-9 23:16
做PCR 3500大概也是全世界最貴,不過比之前便宜些了,我聽過我朋友兩年前做一次6000的。 ...

我做過7000元

5800

4500

3500

我隔離經驗豐富

東南亞某個國家還在130美金

目前應該他最貴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2-5-10 07:58:13

idwang 發表於 2022-5-10 00:27
我做過7000元

5800

我只有去年去醫院做健康檢查,公費作了一次PCR,不過我知道在台灣做PCR很貴。

中國應該是做PCR最便宜的國家,為了要清零,終常幾千萬人次做PCR,真是難以想像。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idwang
王室 | 2022-5-10 12:15:11

732 發表於 2022-5-10 07:58
我只有去年去醫院做健康檢查,公費作了一次PCR,不過我知道在台灣做PCR很貴。

中國應該是做PCR最便宜的 ...

天天做PCR

那這些錢是誰賺走了呢?

果然跟著政策走

就可以成為富翁了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2-5-10 14:26:39

idwang 發表於 2022-5-10 12:15
天天做PCR

那這些錢是誰賺走了呢?

我認為在中國做PCR設備的廠商未必能賺到多少錢,在習大大眼皮下誰敢賺國難錢?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idwang
王室 | 2022-5-10 17:54:56

732 發表於 2022-5-10 14:26
我認為在中國做PCR設備的廠商未必能賺到多少錢,在習大大眼皮下誰敢賺國難錢? ...

應該是賺翻天了

海外敢說話的中國人

都有分析

看起來還很到位

可信度蠻高的

反正日後該爆就會爆

反正都沒老大的事情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2-5-10 18:08:44

idwang 發表於 2022-5-10 17:54
應該是賺翻天了

海外敢說話的中國人

這些新聞在台灣倒是看不到。

恐怕是在海外的中國人,在微博會分享一些台灣看不到的新聞。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idwang
王室 | 2022-5-10 19:09:22

732 發表於 2022-5-10 18:08
這些新聞在台灣倒是看不到。

恐怕是在海外的中國人,在微博會分享一些台灣看不到的新聞。 ...

我去做PCR一大堆人排隊

等待期間救護車一直來來去去

現在有測量PCR的大型醫院還是少去

去了就有感染的風險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abc9800
大公爵 | 2022-5-10 19:28:02

本篇最後由 abc9800 於 2022-5-10 11:32 編輯

話說菜政府!一上任都在花大錢,要不是台商回流哪來這麼多錢,只會花錢不會賺錢。連壽險理賠都跟政府有事,財團銀行大公司農夫漁夫都跟政府要錢,可憐小老百姓有的連健保勞保國民年金都繳不起。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270055 + 30

總評分: 名聲 + 3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2-5-10 19:43:15

idwang 發表於 2022-5-10 19:09
我去做PCR一大堆人排隊

等待期間救護車一直來來去去

好友是休假結束準備回印尼工作了,所以必須要有PCR陰性證明才能上飛機。

這時候去醫院做PCR真不是時候,因為幾乎都是快篩陽性的才會去做PCR,被傳染的機會非常高。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2-5-10 19:46:15

abc9800 發表於 2022-5-10 19:28
話說菜政府!一上任都在花大錢,要不是台商回流哪來這麼多錢,只會花錢不會賺錢。連壽險理賠都跟政府有事, ...

保單設計和政府政策有關,從清零突然變成了共存,當然這筆賬要找政府算。

這些金融壽險業本來就是吃人不吐骨頭,要只賺不賠的生意。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