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hh30001
公爵 | 2022-10-12 14:30:02



中國時報
洪榮志 、 李欣恬 、 李侑珊


文化部文資局審議通過,台南市安平古堡內的2處國定古蹟合併更名為「熱蘭遮堡遺構」,卻引發在地強烈反彈。文化部昨趕緊解釋,安平古堡名稱不變,只是國定古蹟名稱調整為熱蘭遮堡遺構。但是台南文史工作者指出,以荷語「熱蘭遮堡」為名,有獨尊單一時代之嫌。

文化部表示,安平古堡園區內有「台灣城殘蹟」(安平古堡殘蹟)與「熱蘭遮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兩處國定古蹟,這2處古蹟先前公告的古蹟範圍與指定理由不完整,因此委託成功大學進行調查,後發現2處皆屬於1624年興建的熱蘭遮堡,為同一遺構。

文化部在今年8月26日審議通過,將2處古蹟合併,並調整名稱為「熱蘭遮堡遺構」,將在11月公告。古蹟更名消息傳出後,引發在地居民強烈反彈,不少安平人都說,安平古堡的稱呼已沿用多年,為何要改名?

也有人說,老一輩人過去都稱「王城」,後來才稱安平古堡,現在又要改東改西,「都是吃飽太閒的人,在那裡想空想縫」。台南市議會國民黨團更怒批,許多鄉親得知此事氣壞了,黨團也不滿台南市府花10億元的「建城400年」系列活動,竟變調為懷念荷蘭殖民,嗆聲將全力捍衛「安平古堡」之名。

文史工作者鄭道聰指出,安平古堡從荷蘭人建堡至今共歷經10次更名,已成為地理名詞及文化概念,如果更名為「熱蘭遮堡」,恐獨尊一個時代、定位於一個空間。在台灣古蹟裡,安平古堡是少數擁有荷蘭、明鄭、清代、日本及戰後民國的建築物,足以顯現台灣文化不斷堆疊、拼圖的過程。

台南市文化局長葉澤山說,此案只是國定古蹟更名,與安平古堡更名是兩碼事。文化部也解釋,安平古堡的名稱不會改變,只是調整國定古蹟名稱,例如台南市的台灣文學館,國定古蹟名稱為「原台南州廳」,但大眾仍使用台灣文學館。

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則認為,此舉最主要目的還是去中國化,在遵從日本殖民之後,乾脆連荷蘭殖民史觀也納入,完全將以華夏文化為中心的「用夏變夷」,顛倒成「用夷變夏」。

吳昆財說,政府若要更改歷史地名,做法應有正當性,在美國如果要改校名或地名,必須在當地進行公投,蔡政府如果尊崇民主,理應以公投的方式來了解大眾的想法,不能一意孤行。




新聞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21012000412-260118?chdtv





昨天的新聞

安平古堡又回來了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