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1602 | 回覆: 6 | 跳轉到指定樓層
happy0368
伯爵 | 2010-6-7 12:44:29

提到蒙汗藥,人們不禁會想到《水滸傳》中「吳用智取生辰綱」和「孫二娘十字坡開黑店」的故事。金庸小說(鹿鼎記)韋小寶的秘密法寶(蒙汗藥),更是家喻戶曉,無論是什麼樣英雄好漢,只要一著了這個「道兒」,就會昏迷不醒,任人擺佈,種種好戲也就跟著開始了。但這畢竟是小說家的創作,現實生活中是不是真有蒙汗藥呢?


真有,它源於古代的麻醉劑。

關於麻醉藥的最早記載應該是《列子》,在「湯問篇」中記述了春秋時代的名醫扁鵲為公扈和齊嬰治病,「扁鵲遂飲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藥,既悟如初……」這段關於心臟外科手術的記載似乎過於神奇,晉人張湛認為「此言恢誕,乃書記少有。然魏世華佗能刳腸易胃,湔洗五臟,天下自有不可思議者。」這就又引述到了三國時代的名醫華佗。

  
據《後漢書》記載,華佗發明了麻沸散,「若疾髮結於內,針藥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無所覺,因刳破腹背,抽割積聚。若在腸胃,則斷截湔洗,除去疾穢,既而縫合,傅以神膏,四五日創愈,一月之間皆平復。」這段關於割除腫瘤或腸胃吻合手術的描述與現代外科手術的情景驚人地一致,無怪華佗一直被尊為世界上第一個使用麻醉藥進行胸腔手術的人。這是在公元2∼3世紀時的事。遺憾的是華佗的著作及麻沸散的配方均已失傳。


據後人考證,麻沸散的主要成分可能是曼陀羅花(又名洋金花)。宋代竇材在《扁鵲心書》中載有麻醉劑「睡聖散」,方中說:「人難忍艾火炙痛,服此即昏不知痛,亦不傷人,山茄花,火麻花(即大麻)共為末,每服三錢,一服後即昏睡。」而明代朱棣等撰《普濟方》則有「草烏散」,利用曼陀羅花使骨科病人入睡,』手術時刀割,骨中拔箭頭,都不會覺得痛。

   
麻醉劑的發明本是用來治病救人進行外科手術用的,但後來卻被一些人用來謀財害命。這在一些筆記中也有所記述。如宋代司馬光在《涑水紀聞》中記載杜杞在廣南用曼陀羅酒醉殺敵人。明代魏清在《嶺南瑣記》中記載他自己丟官印的情形:「遣吏承印還寓,途退一人,引去他處飲以酒,吏即昏迷若寐。及覺,印為盜去矣。數日捕得盜者,訊之,對云:用風茄為末投酒中,飲之即睡去,須酒氣盡乃寐。問從何處得之,雲此廣西產,市之棋盤街,鬻雜藥者,一名悶陀羅。」


關於曼陀羅,南宋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記載得十分清楚:「廣西曼陀花,遍生原野,大葉白花,結實如茄子,而遍生小刺,乃藥人草也。盜賊采干而末之,以置人飲食,使人醉悶,則摯篋而趨。」這無疑為古小說中的蒙汗藥作了學術性註解。


西醫用笑氣、乙醚、氯仿等化學麻醉劑進行外科手術僅有150年左右的歷史,然而在中世紀,歐洲也在秘密使用類似麻沸散或蒙汗藥一類的藥劑。美國人拉威爾(Lawall)在1926年出版了《世界藥學史》,他認為中古時代阿拉伯人所用的一種麻醉劑,可能是中國傳去的,因為中國名醫華倫擅長此術,他還尊稱華倫為「中國的希波克利特」(Hippocrates,公元前5世紀的希臘醫藥之父)。


在這裡,我們可以從西方的筆記和小說中追述一下麻沸散西傳的蛛絲馬跡。


1298年意大利人馬可·波羅在他的遊記中記述了阿拉伯國家關於「山老」阿拉亭的傳說。「山老」為了訓練刺客,用一種麻藥酒將青年人麻醉,送到「極樂國」中去享樂,過一段時候再麻醉了送回來訓練《馬可·波羅遊記》第一卷,第二十三、二十四章),這種麻藥酒是否由中國傳去雖然沒有明證,但這種做法與《聊齋誌異》中的「天宮」中的情節極其相似。


較馬可·波羅略晚一些的卜伽丘在名著《十日談》中曾講到一個修道院長從萊望的王公那兒得到一種藥粉,據說就是「山老」用的藥粉。依照用量多少,可以隨意讓服藥的人睡的時間長些或短些,睡的像死去無二《十日談》第三天,故事第八)。在另一個故事中則講到一個名叫馬才奧·台柱·蒙太的醫生,提煉了一種麻醉藥,讓病人喝了就可以要他睡多少時候都成,以便順利開刀(《十日談》第四天,故事第十)。這說明麻醉藥已從阿拉伯國家傳到歐洲。


較卜伽丘又晚一些的意大利作家斑德洛在16世紀中寫出短篇小說集,在第二卷故事九中敘述了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悲劇,其中教士給朱麗葉服了藥粉而假死。後來英國莎士比亞據此故事寫出了名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從這些材料中可以進一步看到口服麻醉劑西傳的蛛絲馬跡。


實際上,這種口服麻醉劑在歐洲並未廣泛流傳和應用。長期以來,歐洲在拔牙、截肢或醫療戰傷時大多是捆住病人或用棍擊頭部將病人打昏後硬做。只是150年前才創立了化學麻醉法開拓了西醫外科,後來又發展為注射用的麻醉針劑,並在世界廣泛傳播。


麻醉湯劑是中國的獨創,用量多少可以控制麻醉的深度和時間,服過量會出現假死現象,這也曾為壞人利用,南宋周密在《癸辛雜識續集》中曾指出:「或雲,今之貪官污吏,髒過盈溢,被人所訟,則服百日丹者,莫非用此?」貪官污吏用口服麻醉劑搞假死以逃應得的懲罰,這應該是麻醉劑的又一種不正當用途,但也說明中醫麻醉劑的藥性已被更多人所掌握。


19世紀末,西方醫學傳入我國,以解剖學為基礎的西醫外科解決了不少中醫認為的不治之症。而中國傳統的麻醉劑及有關的外科手術也就逐步湮沒了。。


中國解放後,為了發掘中國醫學遺產,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研究中藥麻醉劑,1970年7月8日用洋金花(即曼陀羅花)為主藥的中藥麻醉湯在臨床獲得成功。據研究,曼陀羅花含有莨菪鹼、東莨菪鹼和少量阿托品,有麻醉作用。此後又研製了以洋金花為主藥的針劑,麻醉過程更快。十餘年來在各地推廣進行了十萬餘例手術,包括胃、肺、膽囊、脾、直腸、子宮等的切除手術均獲成功。古代的麻醉劑又獲得新生。
源自~http://forum.mymaji.com/viewthread.php?tid=93258&highlight=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成功
回覆 使用道具
dys0155
騎士 | 2010-6-7 13:55:49

古人的智慧, 真是神奇!!
引言 使用道具
ttttgoodman
伯爵 | 2010-6-11 11:38:41

中國古人的智慧真的是博大精深 可惜就被自己給破壞 跟 被外國人給殆盡~
引言 使用道具
asd22414751
伯爵 | 2010-6-11 20:20:59

加油囉
其實中國有好多東西唷
引言 使用道具
allenman3517
男爵 | 2011-11-30 23:08:28


謝謝大大無私分享唷~
引言 使用道具
rehtomuoy
見習騎士 | 2012-10-31 22:24:50

路過看看。。。推一下。。。
我一天不上捷克論壇就不舒服
引言 使用道具
區爺
王室 | 2021-9-25 20:15:01

💗非常感謝您辛勞無私的分享💗
讓小弟增廣見聞不少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