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qw8010
王室 | 2023-2-9 18:20:12




醫師指出,久坐、纖維攝取不足、新陳代謝快但飲水不足,是年輕人容易得痔瘡的關鍵;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許多人認為,年紀大加上不好的生活習慣,才會導致痔瘡爆發,然而,痔瘡並不是老年人的專利。醫師指出,年輕人容易得痔瘡,3個生活習慣是關鍵:久坐、纖維攝取不足、新陳代謝快但飲水不足。不過年輕人痔瘡通常不需動手術,只要定期在門診追蹤,透過藥物以及生活飲食調整,痔瘡多能獲得改善。

天莘大腸直腸外科診所院長陳威佑在臉書粉專「大腸直腸外科 陳威佑醫師」發文分享,幾天前有一位媽媽,說洗內褲的時候發現有不明血跡,生怕孩子得了大腸癌,很慌張的帶著國三的男孩來到診間。

陳威佑表示,對於大家來說,大腸直腸外科,似乎是老人家的疾病,因為老了,才會有痔瘡、大腸息肉、肛門脫垂等等的問題,但一直以來,大腸直腸外科都少不了青少年與孩童的個案,甚至很多來門診求診的國高中生都是因為「爆血」。

他指出,其實,年輕人也很容易得到痔瘡,3個生活習慣是關鍵:

坐的時間太久
陳威佑指出,台灣的孩子,特別是國高中生,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學校上課,特別是到要會考或是大型考試的時候,都會需要「久坐」,有時候一坐就是3-5個小時,直到吃飯才起身。長時間的久坐,會讓痔瘡組織維持在高壓狀態,這時候就會相對容易產生「內痔」或是「外痔」。

纖維攝取不足
他表示,國高中生常常會喜歡吃炸雞、甜品,然而這類的食物中常常缺乏足夠的纖維,而纖維又是讓糞便維持「糞便容積(Stool volume)」的重要關鍵,當纖維攝取不足,糞便容積下降,讓排便間隔延長,糞便變得更硬,上廁所需更用力,痔瘡就更容易生成。

新陳代謝快但飲水不足
許多的國高中生假期會喜歡戶外活動,大量的活動會讓水分蒸散變快,一天甚至可能會從汗腋蒸散出1000毫升的水分,如果飲水量不足,人體只能從「糞便中」萃取水分,這時候糞便會被脫得更乾更硬,也會讓痔瘡容易形成。

陳威佑強調,痔瘡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即使是青少年或兒童,只要坐得時間久、纖維攝取不足、飲水攝取不足,同樣也是痔瘡的高風險族群。但年輕人的痔瘡通常不需要手術,只要定期在門診追蹤,透過藥物、以及生活飲食調整,痔瘡多能獲得改善。

不過,最擔心的是國高中生常常會因為尷尬不敢就醫,延誤病情,等到來的時候都很嚴重,如果爸爸媽媽在清洗孩子內褲上看到有血漬,一定要儘快尋求大腸直腸外科醫師的協助。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4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詩妃 + 20 感謝大大分享
taco668 + 10 感謝大大分享
o84tom + 10
mr0kimo37679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5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1
FB分享
<相識自是有缘 感恩知福惜福>  <惜緣惜情久長 願友心常寧樂>
回覆 使用道具
xxstannyxx
王子 | 2023-2-10 01:41:18

該運動了
感謝大大分享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