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qw8010
王室 | 2023-5-9 18:31:36



長期胃食道逆流,須注意是否有巴瑞特氏食道,可能會有癌化風險;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現代人飲食不正常,經常會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對此,腸胃科醫師賴佳業表示,長期胃食道逆流,須注意是否有巴瑞特氏食道,可能會有癌化風險,需長期服用氫離子幫浦阻斷劑,且依照內視鏡切片結果及早治療。

賴佳業在臉書粉專「Easy GI Life。賴佳業醫師|腸胃|健康|減重」發文表示,正常食道黏膜為複層鱗狀上皮,若胃食道逆流導致胃食道交接處長期慢性發炎,就有可能讓食道黏膜上皮轉化為單層柱狀上皮,這個轉化便稱為腸化生,當食道有單層柱狀上皮轉化時,就稱為巴瑞特氏食道。

賴佳業指出,巴瑞特氏食道較常發生在白人,亞洲人比較少見,主要的危險因子包含男性、年紀大於50歲、胃食道逆流症狀超過5年、抽菸、肥胖、有巴瑞特氏食道家族史,當有兩個以上的危險因子時,都建議接受胃鏡檢查是否有巴瑞特氏食道。

賴佳業強調,巴瑞特氏食道有癌化風險,千萬不可忽視,當胃鏡切片確定有巴瑞特氏食道時,需長期服用氫離子幫浦阻斷劑(PPI)來減少胃酸逆流到食道,抑制發炎。除了長期服用PPI外,巴瑞特氏食道依照胃鏡內視鏡切片結果,有不同的治療建議,如下:

●沒有組織分化異常:每3-5年追蹤1次胃鏡

●組織分化異常狀況未定:6-12個月後再追蹤胃鏡

●組織低度分化異常:內視鏡治療或每年追蹤胃鏡

●組織高度分化異常:內視鏡治療

●食道癌:開刀治療;早期(T1a)-內視鏡治療。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1
FB分享
<相識自是有缘 感恩知福惜福>  <惜緣惜情久長 願友心常寧樂>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