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qw8010
王室 | 2023-6-23 11:28:50



午仔魚因在端午節前後靠岸產卵,導致容易被捕獲而得名,其肉質細緻、油質豐富,做成飯糰也很受歡迎。(資料照)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一提到端午節的飲食,大家都會想到粽子、午時菜、雄黃酒、午時水,你知道嗎還有一種魚跟端午節有關喔!漁業署指出,「午仔魚」會在端午節前後靠岸產卵,導致容易被捕獲,因而得名為「午仔、大午、竹午」。其肉質細緻、油質豐富、刺少又好消化,是端午連假期間,優質蛋白質來源。

端午節前後靠岸產卵
農委會漁業署在臉書粉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發文表示,四指馬鮁(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俗名午仔、大午、竹午,是棲息在沿岸泥沙海底的肉食性魚種,文獻指出,早年在端午節前後,常會靠岸產卵,容易被捕因而得名。

台灣俗諺:「一午、二紅沙、三鮸、四馬加....」,一午指的就是肉質細緻、油脂豐富的午仔魚。(資料照)

饕客好吃魚類首選
漁業署指出,台灣俗諺:「一午、二紅沙、三鮸、四馬加....」,一午指的就是肉質細緻、油脂豐富的午仔魚。午仔魚全身魚肉富含油脂,魚香豐厚肉質多汁,魚骨集中於腹腔及龍骨,骨細、刺少又軟,不擅挑刺的人也很容易吃,所以午仔魚是各地老饕客中好吃魚類的首選,大尾的野生午仔魚更是老饕眼中的珍饈。

午仔魚如今已經成為養殖漁業的常見魚種,台灣的午仔魚養殖主要分布在屏東、高雄等地,常見產品型態有午仔全魚、清肉魚片、蝴蝶切、一夜干等。

漁業署推薦端午來吃午仔魚,不僅能讓大家不用再餐餐吃粽子,銀髮族與小朋友們可以降低糯米攝取,以好吸收、好消化的優質蛋白質取代粽子,健康過端午!

午仔魚是養殖漁業的常見魚種,台灣的午仔魚養殖主要分布在屏東、高雄等地。(資料照)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相識自是有缘 感恩知福惜福>  <惜緣惜情久長 願友心常寧樂>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