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3-8-9 10:07:28

211.jpg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8日董事會通過四大重大議案,除了拍板2023年第二季配發現金股利3元之外,亦核準資本預算約60.5億美元用於廠房興建、廠務設施工程,及建置各式製程產能。此外,亦通過德國及美國兩地投資案,規模於38.8億美元及45億美元額度內,總計144.3億美元之銀彈上膛,大舉進行海內外擴產。

■高雄2奈米計劃2025年量產

台積電8日董事會通過的三大投資案特別受到市場矚目,其中,60.5億元資本支出部份,主要投資高雄2奈米新廠先進製程,計劃於2025年量產。此外,海外投資部分,又以德國設廠投資車用製程,最受人矚目。

■合資德國廠,持股占七成

台積電表示,董事會針對歐洲投資案,核準於不超過歐元34.99億元(約美金38.84億元、新台幣約1,236億元)的額度內,由主要持股七成的德國子公司Europe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ESMC)GmbH,提供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模式,邀集車用市場大咖,博世、英飛淩和恩智浦半導體各出資10%,成立合資公司,廠區敲定為德勒斯登。

台積電表示,德國新廠為300mm(12吋)晶圓廠,預計於2024年下半年開始興建,2027年底正式生產,未來將主攻汽車和工業市場產能。

台積電表示,此計畫興建的晶圓廠預計採用台積28/22奈米平面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以及16/12奈米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製程技術,月產12吋晶圓約40,000片規模。並藉由先進的FinFET技術,將進一步強化歐洲半導體製造生態系統,且創造約2,000個直接的高科技專業工作機會。

■增45億美元對美擴大投資

另外,台積電董事會也增加45億美元對美擴大投資,自台積電2021年宣布將在美國導入4奈米先進製程,之後台積電在海外廣設晶圓廠的全球化布局,不僅面向漸廣、步調也逐漸加速。

台積電赴美國設廠規模持續擴大,原初期規劃投入的120億美元(約台幣3,670億),計劃在亞利桑那廠生產5奈米晶片,月產能2萬片。

然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去年12月舉行首部機台進廠典禮時宣布,將加碼美國新廠投資至400億美元(逾新台幣1.2兆元),並將興建第二座工廠,導入當下最先進的3奈米製程,原訂新廠第一階段採用的5奈米製程也將推進至4奈米。目前雖然傳出美國廠投產時程延後,不過,美國廠仍是台積電海外最重要的布局。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12 + 12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toradora99
威爾斯親王 | 2023-8-9 11:48:41

樂觀的看待台積電擴廠這件事,能順利的話變成千金股也不成問題。

我看一篇報導提到德國打算在地打造自己的供應鏈,跟別人想要最新製程相比,歐洲車用市場需求可以得到滿足就夠了。

學者:台積電德國設廠 凸顯歐盟晶片法侷限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3-8-9 12:56:15

toradora99 發表於 2023-8-9 11:48
樂觀的看待台積電擴廠這件事,能順利的話變成千金股也不成問題。

我看一篇報導提到德國打算在地打造自己的 ...

不同的分析師看待台積電在國外設廠就有不同的論點,在美國廠碰到的問題同樣也會在德國發生,而且歐洲國家更注重勞工的權益。

我認為只有在日本設廠才會賺錢,因為日本和台灣的勞工奴性差不多,而且企業文化也相近,在歐美國家市場想要賺錢,我看是很困難。

美國廠難題未解...台積電又要去德國 外媒揭2大死穴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鄭玄琦
高級版主 | 2023-8-9 21:33:02

732 發表於 2023-8-9 12:56
不同的分析師看待台積電在國外設廠就有不同的論點,在美國廠碰到的問題同樣也會在德國發生,而且歐洲國家 ...

之前張忠謀也有談論也是跟好友
相同的觀點美國廠難題未解賺錢很難
美國廠難題不知能不能解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12 + 12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littleglin
王子 | 2023-8-9 21:48:50

照上面的討論來看,歐美可能都會遇到 當地員工不願意 血汗加班!

可是,日本又很怕,就是太努力,所以學走部分技術!

最理想、卻也是最不切實際的方法:
使用國外的資源、生產鏈,可是台積電裡面的員工都是台灣人。

不過我真有比較看好德國廠,覺得德國人也許揮發會血性、拚勁!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3-8-9 22:07:55

鄭玄琦 發表於 2023-8-9 21:33
之前張忠謀也有談論也是跟好友
相同的觀點美國廠難題未解賺錢很難
美國廠難題不知能不能解

台積電到美國去設廠,這是台灣付給美國的保護費,所以不能夠用企業成本來考量。

所以美國廠的問題根本就不需要解決,賠錢也只能認了。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3-8-9 22:10:11

littleglin 發表於 2023-8-9 21:48
照上面的討論來看,歐美可能都會遇到 當地員工不願意 血汗加班!

可是,日本又很怕,就是太努力,所以學走 ...

好友是完全不知道歐洲的文化,他們是非常注重休閒生活,沒有人會願意為公司賣命。

日本人就不一樣了,所以台積電把最先進的4奈米製程設在美國一在日本的都是成熟製程。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