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qw8010
王室 | 2023-8-30 18:12:34



醫師提醒,避免藥物傷害食道,服藥後務必多喝水、也不要馬上躺平,才能讓藥物與食道保持距離、以策安全;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26歲男子因感冒服用感冒膠囊和抗生素,由於全身無力,連續幾天晚上吞完藥就躺在床上,3天後覺得胸骨疼痛、吞嚥困難就醫,經診斷為典型的藥物性食道炎,醫師給予制酸劑及粘膜保護劑,1週後症狀緩解。

林口長庚胃腸肝膽科副教授李柏賢在臉書專頁「Dr.Le 李柏賢」發文表示,聽病史可以發現這是非常典型的藥物性食道炎,但因為患者有食道癌家族史,所以安排胃鏡檢查,胃鏡可發現食道中段有好幾個藥物腐蝕造成的潰瘍,切片結果顯示沒有癌症的惡性細胞或病毒感染。

至於什麼是藥物性食道炎?李柏賢表示,主要是因藥物黏在食道上太久,造成食道粘膜發炎或潰瘍等傷害。而常見原因包含水喝太少、吞完藥就躺下、食道狹窄、蠕動異常等。此外,降血壓藥、抗生素(尤其是四環黴素)、止痛藥、阿斯匹靈、類固醇、維他命C、綜合維他命、鐵劑、鉀錠、口服避孕藥等,都容易造成藥物性食道炎。

李柏賢進一步說,在吞藥後數小時至3天,突發性的吞嚥困難、吞嚥疼痛、胸骨後痛等,都是藥物性食道炎的症狀。診斷方面,有典型病史可臨床診斷,若症狀不典型,包含吐血、腹痛、體重減輕等,建議胃鏡檢查合併切片排除癌症、感染等問題。

李柏賢提醒,藥物性食道炎常發生於食道中段,有氣管、主動脈和心臟壓迫相對狹窄藥物容易停留。若想改善藥物性食道炎,建議停止使用該治病藥物後數天會自行痊癒;制酸劑與黏膜保護劑,可避免胃酸逆流刺激使症狀惡化。此外也呼籲民眾,要避免藥物傷害食道,服藥後務必多喝水、也不要馬上躺平,才能讓藥物與食道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患者胃鏡檢查發現食道中段有好幾個藥物腐蝕造成的潰瘍,切片結果顯示沒有癌症的惡性細胞或病毒感染。(圖取自李柏賢臉書粉專)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5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Cifill + 20
fell66 + 10 感謝大大分享
jone135 + 6 感謝大大分享
phsj880968 + 20 感謝大大分享
mr0kimo37679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1
FB分享
<相識自是有缘 感恩知福惜福>  <惜緣惜情久長 願友心常寧樂>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