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3-9-1 09:06:09

211.jpg

台灣人愛配息,標榜高股息ETF(指數股票型基金)近年大吸金,衍生兩大亂象。亂象一,剛成立的高股息ETF,幾乎沒有股息收入、資本利得也很少,卻喊出高配息大搶客,結果配息來源很大部分來自「收益平準金」,這猶如「配息來自本金」。

亂象二:部分投信業者還結合財經網紅,宣稱ETF高配息來源都是「免課稅」,鼓勵投資人多買,但背後事實是:免課稅來源多是收益平準金,也因平準金猶如本金,當然免課稅。

ETF配息來源有三大塊,股息、資本利得和本金及其他(含收益平準金),其中僅股息需課稅,資本利得和收益平準金都免課稅,若高配息來源都是免課稅,可能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平準金。

據了解,金管會不只一次口頭告誡業者,不要為了維持配息穩定,大量使用收益平準金,希望各業者能有合理分配方式。

211.jpg

金管會更「建議」投信業者:ETF配息順序應是:股息、資本利得、最後才是收益平準金,也需明確揭露配息來源和占比,例如季配息0.6元中,有多少比例是來自股息?多少比例來自收益平準金?

目前各家投信業對高股息ETF配息來源都不透明,包括追蹤指數配息率、配息順序和比例、何時啟用平準金、平準金配息上限等均沒有強制揭露,也沒有規範。

多數投資人都得等到收到收益通知書時,才知道可能自己的高配息都是來自「收益平準金」。

投信圈認為,要解決此亂象,根本關鍵應該是各家高股息ETF商品,配息率不能偏離追蹤指數息率太多,否則就容易拿收益平準金來配,最終可能還是配到投資人的「本金」。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12 + 12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toradora99
威爾斯親王 | 2023-9-1 14:04:18

股票就是在賺價差,參與除息的結果就是左手換右手,價值不變,等到填息後,股價會回到除息時的價格,那時再賣出股票就能確實賺到這筆錢。

ETF的發行單位不是固定的,參與人數會有波動變化,大致上也跟股票除息的作法一樣,我認為最大的區別在"高"股息上面作文章,想賺"高"股息應該要買長榮那樣的股票,一次可以拿回70元。

大家都想要穩定又賺錢的方式,這些商品背後以台股作為基礎,投信發行ETF,又從中間賺取一點費用,剩下的風險就給申購人來承擔,這才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3-9-1 15:26:41

toradora99 發表於 2023-9-1 14:04
股票就是在賺價差,參與除息的結果就是左手換右手,價值不變,等到填息後,股價會回到除息時的價格,那時再 ...

長榮除息70元,但是永遠也漲不回除息前的價,這樣同樣等於用自己的本金在除息。

ETF比較尷尬,因為沒有EPS可以參考,除息的確需要一個規範,這應該是金管會的目的,否則高股息的ETF的確有可能會誤導投資人。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鄭玄琦
高級版主 | 2023-9-1 21:38:22

不懂就不要去碰
不然就買少一些
賠錢當經驗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12 + 12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3-9-1 21:51:01

鄭玄琦 發表於 2023-9-1 21:38
不懂就不要去碰
不然就買少一些
賠錢當經驗

投資股市沒有人會想要賠錢當作經驗,都是想要發大財。

銀行就是抓住散戶的心理才會推出這一類的ETF,我自己手上是沒有,因為的確是不懂。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