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qw8010
王室 | 2023-9-16 16:04:15



中醫師表示,針對乾癬所反映出的證型,可分為血熱、血燥、血瘀等,不同證型也可歸納出治病的一些用藥選擇;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秋天溫差大,容易導致乾癬患者搔癢難耐,影響到睡眠及日常生活。中醫師表示,以中醫觀點來看,乾癬依症狀可分為3證型,像是皮疹發展快速,鱗屑較多、搔癢明顯,屬於血熱型;斑塊處皮膚變肥厚,乾燥瘙癢,脫屑不斷為血燥型;若皮損特別肥厚,鱗屑附著緊密,則屬於血瘀型。

雲品中醫診所在臉書發文指出,乾癬在中醫又稱為銀屑病,一般俗稱為牛皮癬,臨床表現為紅色成片隆起丘疹,疹塊上覆有多層的銀白色鱗屑,大多有明顯的季節性,常在冬季或換季發病或病情加劇;而基因、壓力、天氣、肥胖、飲酒及抽菸等,都可能是造成乾癬主因。針對乾癬所反映出的證型,可分為血熱、血燥、血瘀等,不同證型也可歸納出治病的一些用藥選擇

血熱 常出現於乾癬進行期
●皮膚表現:皮疹發展快速,新的斑塊不斷出現,鱗屑較多,搔癢明顯。

●伴隨症狀:心煩、口渴、便秘、小便色偏黃、舌色紅、舌苔黃膩。

●中藥藥物:以疏風清熱、涼血解毒之中藥為主。如水牛角、黃芩、黃連、牡丹皮等。

血燥 常出現於乾癬穩定期
●皮膚表現:皮膚顏色逐漸變暗紅,長久不退,斑塊處皮膚變肥厚,乾燥搔癢,脫屑不斷,原有皮損部位些微消退。

●伴隨症狀:口燥咽乾、毛髮乾枯、肌肉消瘦、便秘、舌色紅、舌苔乾。

●中藥藥物:以養血潤燥為主。如何首烏、當歸、玄參、生地、麥門冬等。

血瘀 常出現於乾癬退行期
●皮膚表現:此時皮損特別肥厚,顏色呈現暗紅,鱗屑附著緊密,偶而伴隨搔癢。

●伴隨症狀:面色出現褐斑,舌色偏暗紅,有瘀斑或瘀點。

●中藥藥物:以活血化瘀為主。如赤芍、丹參、紅花、桃仁、水蛭等。

中醫師提醒,很多患者除了身體的不適外,心理的層面的影響更是巨大,尤其是精神壓力是造成病情反覆的主因,所以情緒上須保持精神穩定,心情愉悅;另,作息的調整更是重要,切記不可熬夜晚睡,影響身體排毒系統的運作,飲食上必須清淡,少食高脂肪、高熱量、燒烤油炸類及辛辣類食物,避免菸酒及發物(如花生、芒果、芋頭、糯米等)及海鮮類食物,多吃新鮮蔬果。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Cifill + 20 感謝大大分享
fell66 + 20
p0937433921 + 10

總評分: 名聲 + 5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相識自是有缘 感恩知福惜福>  <惜緣惜情久長 願友心常寧樂>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