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碘鹽可以減緩甲狀腺腫大風險。(照片提供/黃威杰)
文/黃威杰
甲狀腺位在我們脖子附近,而碘是甲狀腺合成甲狀腺素的主要原料,如果飲食上沒有攝取足夠的碘,就會造成甲狀腺異常腫大風險。雖然甲狀腺腫大不會產生疼痛感,但會導致咳嗽、吞嚥困難等症狀。
注意標示 海鹽、玫瑰鹽未含碘
台灣屬於海島國家,但是飲食中碘的含量卻是相對不足的,所以台灣在1960年就將大家每天烹調都會用到的食用鹽,額外添加碘,也就是加碘鹽的出現,也因為碘鹽政策的實施,大大降低台灣民眾在飲食中攝取不足碘,所造成甲狀腺腫大的風險。
碘如果攝取不足,對孩童的影響更是嚴重,像是會導致孩童甲狀腺分泌不足,進而引起大腦神經發展遲緩、身體發育落後;而成年人則是會使甲狀腺腫大,出現疲倦、提不起精神、水腫、代謝下降等問題,進一步影響到日常工作表現。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膳食營養素建議,19歲以上年齡建議每日碘攝取140微克,孕婦則需要200微克,而每天食用碘鹽份量約為6克,就能攝取將近150微克的碘。
但是要特別注意的是,市面上鹽巴種類琳瑯滿目,像是進口海鹽、玫瑰鹽等天然礦物鹽,是沒有額外添加碘的,飲食上沒有特別注意碘的攝取,就容易造成甲狀腺功能異常,建議民眾在挑選鹽巴時,還是要仔細注意包裝標示,是否出現碘鹽、碘酸鉀或碘化鉀等字眼。
缺乏碘會造成甲狀腺功能異常,相反地,如果是甲狀腺亢進的患者,反而就要避免過度攝取碘,除了避免食用碘鹽,飲食中也要注意海藻、海帶等海洋類食物,以降低含碘食物過度攝取。
(作者為營養師)
|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
總評分: 名聲 + 30
查看全部評分
|
<相識自是有缘 感恩知福惜福> <惜緣惜情久長 願友心常寧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