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3-9-25 09:45:49

211.jpg

當科學家發現雷射脈衝可在介質中快速引起折射率變化、進而在近可見光波段產生「光子時間晶體(PTC)」時,一條通往光學領域顛覆性新應用的大門似乎悄悄打開了。

科學家對光子晶體(photonic crystal)與時間晶體(time crystal)已有一定程度理解,兩者幾乎沒有共同之處,基本共通點為兩者都會隨時間推移產生結構。

光子晶體是人工製造的週期性介電結構,由不同折射率的介質週期性排列而成,能阻斷特定頻率光子進而影響光子運動,或者說,我們將具有「光子頻率禁帶」的週期性介電結構稱為光子晶體;此外,自然界也有光子晶體,可從昆蟲翅膀或貴重礦物的閃爍看到此現象。

時間晶體則是一種處於最低能態的粒子重複運動組成之量子系統,相較於一般晶體在空間上週期性重複,時間晶體會在時間上週期性重複而呈現永動狀態,比如它們隨時間改變,但也會一直回到最初形態。

光子時間晶體(Photonic Time Crystal,PTC)則是電磁特性隨時間發生較大變化的材料,或者代表一種特定類型時間晶體,其折射率隨時間快速上升、下降,且光子時間晶體類型不只一種。

證明近可見光波段也能存在穩定光子時間晶體
為了保持光子時間晶體穩定,必須使其折射率與特定頻率的電磁波單週期保持一致上升下降,因此,迄今科學家只在電磁波譜的最低頻率端(無線電波)觀察到光子時間晶體,想在光學領域找到光子時間晶體具有相當挑戰性。

但根據以色列理工學院科學家 Mordechai Segev、美國普渡大學科學家 Vladimir Shalaev、AlexndraBoltasseva 等人領導的新研究,團隊將波長 800 奈米的雷射脈衝穿過透明導電氧化物(TCO),發現每次折射率改變所需時間都很短(不到 10 飛秒),構成形成穩定 PTC 所需的單個週期。

通常,時間晶體中被激發到高能量的電子需 10 倍以上時間才能回到基態,但這次實驗發現光的弛豫時間(折射率恢復正常所需時間)極短,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目前科學家都還不清楚為何發生這種情況,也不清楚它最終如何應用,但可能引發光學領域突破,就像 1960 年代的物理學家開始發現雷射光束能帶來哪些實際應用一樣,也許是基於雷射的高效粒子加速器、或具有可調角解析度的高靈敏粒子探測器?

新論文發表在《奈米光子學》(Nanophotonics)期刊。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 / 1 條隱藏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4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