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3-10-4 10:15:09

211.jpg

古代封建社會,皇帝貴為九五之尊,國政繁忙,然而位居深宮的帝王如何對外界瞭如指掌?事實上,為了突破廣大的疆域限制,歷代王朝傳遞訊息主要透過驛站,清史研究學者指出,驛站系統直到清朝,發展地愈趨完善,同時帶來了巨大的軍事和政治收益,透過驛站體系,清朝得以直接把握各類政治、經濟和軍事資源,並且進行遠距離資源調配。

清朝設置了系統性的驛站體系,不僅包括陸路更涵蓋水路,以北京為中心,在全國呈輻射狀分布,官方的訊息一般在驛站之間一站一站地傳遞,並且按照訊息的緊急情況,又分為四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以及八百里加急。

驛遞系統相當於現今的郵局,各地與京城之間的公文都靠驛站傳遞,不過清代一些地方大吏給皇帝送密報或奏摺時,並非透過驛站傳遞,而是官員派家人或部下直接送到京城,交給奏事處遞到皇帝手上。

隨著奏摺制度建立後,地方官員和皇帝的溝通就變得更加緊密,皇帝可以直接下令地方官員用密摺的方式匯報或調查;而同一件事,一個地方的不同官員,或者不同地方的多位官員都會向皇帝匯報,讓皇帝參照閱看,相當於從不同視角了解地方上發生的事件,所以有人說,奏摺制度的發明,讓清朝皇帝坐鎮京城而能對各地的情況瞭如指掌。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 / 1 條隱藏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p0937433921 + 10

總評分: 名聲 + 5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littleglin
王子 | 2023-10-4 19:41:35

最初這設想很棒,可惜清朝不是毀於通訊網絡的失靈,而是內部腐敗。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3-10-4 20:29:58

littleglin 發表於 2023-10-4 19:41
最初這設想很棒,可惜清朝不是毀於通訊網絡的失靈,而是內部腐敗。

清朝滅亡是因為封閉鎖國又以天朝自居,但是又抵擋不住洋槍洋砲,簽了這麼多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否則誰願意出來革命?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 / 1 條隱藏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4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