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5314 | 回覆: 1 | 跳轉到指定樓層
joemcc
皇帝 | 2023-10-6 07:20:59

歐系航商每40呎櫃漲至1,750~1,850美元,目標穩住明年長約價,長榮、陽明可能跟進

A04A00_T_01_03.jpg

貨櫃海運亞歐線「漲」風再起,航商除了不願賠錢跑船喊漲,更要為第四季開始的明年長約價談判蓄積籌碼。赫伯羅特、達飛(CMA CGM)陸續宣布從11月1日起調高亞洲到西北歐運價,達飛每40呎櫃漲至1,800~1,850美元,赫伯羅特每40呎櫃漲至約1,750美元,較目前現貨市場行情大漲約500~1,000美元。

在歐系航商率先開盤後,據了解,長榮、陽明等亞系航商的歐洲線也要喊漲,市場傳出可能在20日前後表態。

業界大老分析,這波漲價有兩大重要戰略意義,一是根據過去經驗,大陸十一長假過後復工,11月初貨量出來,航商趁著這波漲勢測試市場,希望找到船貨可接受但航商不賠錢的運價區間。

二是為了即將開始的歐洲線長約談判,拋出定錨價。目前歐洲線現貨市場運價每40呎櫃跌破1,000美元成本線,來到800~850美元,若不使盡洪荒之力拉高現貨價,長約很難談下去。

這是歐洲線今年來第二次喊漲,馬士基、赫伯羅特等在8月曾帶頭喊漲,調高亞洲至西北歐不分類貨品運價(FAK)每20呎櫃漲至1,025~1,050美元,每40呎櫃漲至1,900~1,950美元,以當時現貨市場運價換算,調幅高達30%~50%,但隔周就開始回吐。

業界表示,11月開始進入傳統淡季,今年受到戰爭、通膨、升息等影響,航商此時喊漲,成功率、漲幅、延續性都面臨嚴峻考驗,更根本問題是供需嚴重失衡,今年新造船下水創新高,且萬TEU級大船多數投入歐洲線,這波漲價也在考驗航商是否有護「價」的默契。

第四季進入歐洲線今年長約簽約關鍵期,歐系航商通常擁有較高比例的長約客戶,亞系航商長約比重多在三成以下,去年下半年景氣開始反轉,航商歐洲線長約客戶比例傳出都下降,近期運價破底,更傳出部分航商微調長約價。

根據航商官網或發出的漲價函,海運三哥達飛從11月1日起調高亞洲到北歐運價,每20呎櫃1,000美元,每40呎櫃1,800美元,特殊櫃跟冷凍櫃40呎櫃收1,800美元;海運五哥赫伯羅特從11月1日起亞洲運往北歐貨載每20櫃運價漲至1,050美元,每40呎櫃運價漲至1,750美元。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12 + 12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要消滅我的人還真不少  人為刀俎  我為魚肉
一堆皇帝都不值錢囉!可不可以有更高的頭銜?
多的是把自己管理的版當作是個人專版部落格的版主
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叫人死不瞑目
亂刪文、惡意舉報者死全家
臺灣的職棒跟政治一樣,再怎麼爛也都有人會挺下去
社會多是雙面人,表面跟你聊得來,背地裡詆毀你到一個極致
高X裡只有一個不是渾蛋
論壇真是多采多姿時不時就有瘋狗跑出來咬人
回覆 使用道具
S.O.H
高級版主 | 2023-10-8 07:25:47

感謝您分享有用資訊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