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3-10-7 10:44:03

211.jpg

古學家在陝西西安出土西漢的青銅酒器,密封相當完整,裡面盛滿2000年前的美酒,重達26公斤,顏色呈現翠綠色,歷史教授提到,古代酒的濃度都不高,像是秦漢時期就只有3度,直到曹操發明「九醞酒法」,酒的度數才提高。

陝西西安的漢長安城棗園一號墓出土「鎏金鳳鳥銅鍾」,屬於古代的一種容器,樣式像是瓶子,而且體型通常都不小,多用來盛酒,出土時裡面裝有26公斤的翠綠色液體,讓考古人員非常驚訝,經過檢驗後發現,這竟是西漢時期的美酒。

秦漢時期的酒度數只有3度左右,而魏晉南北朝約4至5度,直到曹操發明「九醞酒法」,透過多次投料、釀造方法提高酒的度數,舉例來說,第一次用1斤的米製作,釀造幾天後再加入相同原料,一共加了9份,使東漢後的酒精濃度有所提高。

鎏金鳳鳥銅鍾是迄今發現保存最好、存量最多的古酒,經鑑定發現美酒的酒精含量為0.01%,是考古界及釀酒界的重大發現,剛出土時有些大膽的考古學家為了瞭解這是什麼液體,因此用手指沾酒品嘗,但都只剩土腥味,沒有酒香味,而古酒由於滲入銅離子,所以呈現翠綠色,飲用會有害身體,所以沒人敢再試味道了。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 / 1 條隱藏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p0937433921 + 10

總評分: 名聲 + 5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littleglin
王子 | 2023-10-7 21:33:20

本篇最後由 littleglin 於 2023-10-7 22:34 編輯

看到最後一段,證明我的猜想是正確的!
學生時候就有看過小說,考古學家飲用幾千年前的酒釀!
我就在想真的酒可以放這麼久,後來知道密封的好、酒精濃度高 就可以。
接著我又想,非常久遠的古代有這樣的技術?

但是就算找到的也是理論資料,沒有確切的證據!
這篇解答了我的疑惑!!

0.1% 的酒精,應該不是釀酒工藝的問題,興許是揮發了!

不過程裝的容器才是大問題:
酒精可能是在銅器裡面因為容器成分慢慢分解也有可能是密封不完全,水汽沒蒸發,可是酒精確慢慢消散
不過最大的問題是,銅器到底可以使用多久,也許有在使用保養的情況下3~5年都沒問題,但是一直放著就是持續的氧化。

我在國小時候帶過一個銅戒子,也許是電鍍的。
1~2週後,我的手呈現青綠色,現在想來這不是電鍍,應該是銅跟水、汗水 的反應吧!
而我不相信以前的銅器,可以到銅線的精鍊水準!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3-10-7 21:59:23

littleglin 發表於 2023-10-7 21:33
看到最後一段,證明我的猜想是正確的!
學生時候就有看過小說,考古學家飲用幾千年前的酒釀!
我就在想真的 ...

好友說的沒錯,銅非常容易氧化,酒放在銅器之中保存了這麼久,肯定受到汙染不能夠再喝了。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 / 1 條隱藏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4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