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5173 | 回覆: 1 | 跳轉到指定樓層
joemcc
皇帝 | 2023-10-13 06:50:29

A39A00_T_01_03.jpg

今年資金挪移至科技成長股,導致醫療股防禦特性被錯殺,儘管基本面不差,醫療股相對大盤卻創30年來最差表現,但從基本面來看,美國未來醫療保險支出逐年成長,生技醫療長線仍看俏。

台新醫療保健新趨勢基金經理人黃俊晏表示,過去十年醫療保健產業平均年化報酬12.7%,高於全球股票的11.92%,同時有較低的風險,醫療保健產業過去十年年化波動率14.04%,低於全球股票的14.91%,醫療股CP(報酬風險性價比值)高,且無論景氣好壞都屬於必要支出,納入長線核心配置,有助於提升資產勝率,目前正是逢低布局良機。

去年避險意識較高、利率上行、美元升值等過往有利醫療股因子消失,樂觀的市場情緒使今年的資金追逐成長股,醫療股因而不受青睞。但近期資金輪動初步扭轉,在科技股預支本益比、集中度過高、NASDAQ指數特別調整權重等因素下,醫療股資金流出暫歇,類股表現相對抗跌。目前大盤大幅震盪下,漲幅嚴重落後的醫療股後市補漲空間看俏。

新光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游信凱認為,下半年開始全球機構法人逐漸將投資焦點,鎖定在全球生技醫療產業,主要原因來自多款創新藥物取得重大進展,尤其是減肥藥上市,引起全球各界矚目,醫藥產業的減肥概念股,除引爆市場話題,更帶動相關利基藥廠獲利上衝。

受惠於全球減重藥巨大市場,預估未來減重藥廠營收、獲利持續看好,有望帶動股價強勢表現,預期2024年減重藥物仍將繼續推升藥廠股價與獲利。還有其他明星級新藥崛起,也帶旺醫療保健後市表現。建議選擇主動式生技醫療基金,只要選擇定期定額投資,持續中長期投資,分散風險下,長線更容易掌握比AI晶片還賺的重量級明星新藥財。

新加坡大華全球保健基金產品經理何彥樟指出,經濟預期相對保守前景下,防禦型資產部位不可少,相對看好醫療保健產業前景。醫療產業旺季來臨,預期先前表現較差、防禦色彩濃厚的大型製藥、生技與健保公司迎反彈。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12 + 12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要消滅我的人還真不少  人為刀俎  我為魚肉
一堆皇帝都不值錢囉!可不可以有更高的頭銜?
多的是把自己管理的版當作是個人專版部落格的版主
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叫人死不瞑目
亂刪文、惡意舉報者死全家
臺灣的職棒跟政治一樣,再怎麼爛也都有人會挺下去
社會多是雙面人,表面跟你聊得來,背地裡詆毀你到一個極致
高X裡只有一個不是渾蛋
論壇真是多采多姿時不時就有瘋狗跑出來咬人
回覆 使用道具
S.O.H
高級版主 | 2023-10-15 07:25:56

感謝您分享有用資訊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