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qw8010
王室 | 2023-11-1 16:09:17



食藥署也提醒,姑婆芋與芋頭兩者外觀極為相似,民眾可透過「滴水」來辨別,避免誤食。 (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提供)

〔自由電子報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北部某渡假酒店今年10月發生姑婆芋食物中毒事件,2名民眾在食用炒飯後約10分鐘,出現嘴唇、喉嚨刺痛症狀,經當地衛生局調查,發現原來是業者誤用姑婆芋葉子當餐盤,因接觸到食物而導致中毒,依「食安法」規定已要求業者限期改善,食藥署也提醒,姑婆芋與芋頭兩者外觀極為相似,民眾可透過「滴水」來辨別,避免誤食。

食藥署今(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指出,近日接獲通報,今年10月有2名民眾在北部某渡假酒店大廳酒吧用餐,在吃了炒飯約10分鐘後,就出現嘴唇喉嚨刺痛等症狀,經所轄衛生局調查,炒飯底鋪有葉片,採樣鑑定確定為姑婆芋。

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鄭維智說明,姑婆芋全株有毒,民眾容易誤認為芋頭,常見的兩種誤食情況,包括食用塊莖,及拿葉子當餐盤,由於葉子經過切割,會有汁液流出接觸到食材而引發中毒。

鄭維智說,誤食姑婆芋數分鐘後會引起喉嚨疼痛、口腔麻木、燒痛、潰瘍、失聲、吞嚥困難、唇腫、胸悶及胃部灼痛等症狀,若皮膚接觸到汁液,則會引起搔癢及刺激感。

究竟如何辨別姑婆芋?鄭維智表示,姑婆芋又稱為山芋、觀音蓮及天荷等,是台灣常見的低海拔植物,與芋頭皆屬天南星科,兩者外觀極為相似,民眾可透過「滴水」來辨別。

鄭維智說明,芋頭葉面覆有絨毛,水滴在葉面上會形成小水珠,而姑婆芋表面光滑,水珠無法凝結,在葉子上會分散。

鄭維智也提醒,餐飲業者如果有使用植物當成餐盤的需求,一定要確定向供應商確定無毒再使用,若業者因提供食品或食品接觸物質而造成中毒,涉違反「食安法」,地方衛生局得命其限期改善,調查期間並得命其暫停作業、停止販賣及進行消毒,並封存該產品。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tina33 + 20
wd19570712 + 20 感謝分享
踩到雷 + 2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相識自是有缘 感恩知福惜福>  <惜緣惜情久長 願友心常寧樂>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