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991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飛高
大親王 | 2010-9-17 19:54:38















武裝:

武裝的組成是一具內載長砲管形M61A2 20mm 機砲,和三個內載彈艙掛載AIM-9 響尾蛇(Sidewinder)全方位式紅外線追熱飛彈(掛載於外側莢艙)和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AMRAAM)或共同直接攻擊武器(JDAM 1000)精密導引武器(PGM)於水壓式驅動發射架.

美國的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AMRAAM(Advance Medium Range Air to Air Missile)是美國在AIM-7麻雀飛彈(Sparrow)之後所發展的新型空對空飛彈,採用主動雷達導引裝置,在發射後完全靠自身的雷達尋標器鎖定敵機,俗稱"射後不理"飛彈,飛行員不用再像傳統飛彈那樣發射後持續鎖定敵機直到擊落對方,降低了許多危險性,也增加了同時對多個目標攻擊的能力,目前具備這種能力的飛彈除了AIM-120外,還有俄製AA-12和法製雲母飛彈(MICA),最後是我國的天劍二型飛彈,雖然性能類似,但就價位來講,美製的AIM-120就便宜許多(附帶一提,世界上最貴的主動雷達導引飛彈,是美國的AIM-54C鳳凰(Phoenix)飛彈.

為了配合高匿蹤性,F-22特別採用了特殊的內置莢艙,其第一次發射實彈的經驗是在美國為了超音速攔截機所發展的YF-12A身上,60年代中、晚時期YF-12A曾經在最高至80,000呎的高空和超過3馬赫幾個條件下發射7枚休斯公司的AIM-47擊毀30哩外的靶機,採用此設計的原因可能是考慮到雷達橫截面積(RCS)的大小以及外掛飛彈的阻力問題等因素所致.
其掛載的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加上長距離的雷達探測能力,使F-22具有視距外(BVRBeyond Visual Range)的作戰能力,在還沒看到對方前就把它解決掉.

匿蹤:

談到匿蹤,就不能不提一下F-117夜鷹式戰機,其特色在於幾何平面的機身構造,容易打散雷達波,然而如此的設計破壞了機體的流線,也就勢必會影響到整體的機動性,所以洛克西德公司在1985年左右發展出具有弧度的匿蹤外罩,保持機身的流線,又不增加太多的雷達截面;加上相當大的細長比,使飛機從正、側面看起來都非常扁平,雷達截面相對減少,具備想當高的低雷達可視度,機身塗上雷達匿蹤物質(RAM Radar Absorbent Material)吸收多餘的雷達波,雖然無法完全吸收,但其反射的回摸波已弱到敵方雷達誤以為是雜波加以刪除而不顯示於螢幕上;後方的噴射嘴成扁平鋸齒狀,以減少後方熱氣被紅外線偵測到的機會.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CCSUN + 4 + 4 訊息過舊已被刪除

總評分: 名聲 + 4  金幣 + 4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1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