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一哎呀呀
大公爵 | 2024-2-4 15:39:07

https://www.sohu.com/a/755913927_581294 引言
“國恥”一詞出自《禮記·哀公問》一文中,在該篇文章中國有這麽一句話:“物恥足以振之,國恥足以興之。”自此以后,便有了“國恥”一詞了。

何爲“國恥”?

《詞語新解》中解釋稱,“國恥”是指因遭受外國的侵略及國內的軟弱或腐敗而使國家蒙受的恥辱。

一位社會學家指出,1931年9月18日,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了侵華戰爭,根據“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口傷亡和財産損失調研成果情況”一文中的說法來看,在抗戰期間,中國軍民合計傷亡3500萬,按照1937年的幣值計算,我國的直接經濟損失爲1000億美元,而間接經濟損失則達到了5000億美元。

這位社會學家接著指出,應該說,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侵華戰爭,給我們中國人民帶來了無盡的傷痛,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牢記這段屈辱的曆史,“勿忘國恥”!

然而,就在2月2日晚上,有網友爆料稱,一名中年男子居然身披日本國旗在大街上招搖過市呢!

那麽,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呢?

接下來,我們就來聊一聊這件事情。事件
2月2日晚上,有網友在某網絡平台上上傳了一段視頻,這段視頻顯示,一名中年男子身披日本國旗在大街上在大街上晃來晃去,而當有路過群衆看到這一幕后,群衆們認爲:該男子的行爲嚴重踩踏了民族底線,是對民族尊嚴發起的挑戰。于是,憤怒的群衆一擁而上,將該男子按倒在地並質問他是“哪國人?爲什麽要這樣做?”

網傳的視頻顯示:在群衆憤怒的質問下,該男子說:“我是中國人,我再也不敢這樣做了,饒了我吧!”

當這段視頻被上傳至網絡后,評論區里的一位網友說:“我當時就在現場,我知道情況。該男子不但身披日本國旗,而且,他還喊了反動口號呢!”

評論區里的這位網友接著說:“事情就發生在2月1日,地點是河北省邯鄲市魏縣街頭,該男子是本地人。”

以上所述,就是這一事件的一個大致情況了。

當衆多網友知悉這一事件后,網友們便紛紛地展開了熱烈的討論。網友聲音
網友歲月如歌: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征,具有特殊的意義。我國畢竟是遭受過日本侵略的一個國家,我們是難以接受一個中國人身披日本國旗招搖過市的。我覺得,該男子的行爲已經嚴重踐踏了我們國人的感情,是應當受到譴責的!

網友春華秋實:如果該男子喜歡身披日本國旗,你喜歡在家里披啊!你干嘛要在大街上披呢?你的行爲不是在故意冒犯我們中國人嗎?要知道日本國旗是日本國的象征呢!每當我們國人看到日本國旗,就會想起屈辱的過去,我們國人的感情就會受到傷害呢!

網友叽叽歪歪:盡管身披日本國旗是該男子的自由,但是,該男子也應該懂得:他是一名中國人,他的祖先也曾經受到過日本軍國主義的欺辱,他也是不應該隨意身披日本國旗的。我真的搞不懂,該男子究竟是怎麽想的呢!

總之,網友們的議論有很多。老胡觀點
美國著名精神分析學家埃里克松于20世紀50年代初期提出了一個“文化認同”的理論,這個理論稱,一個群體中的成員應該認同本民族的文化,因爲本民族的文化是對民族精神存在所作出的價值肯定。

這個理論還稱,對于跨民族的文化,應該有所取舍的認同,而不能一味地認同,畢竟,跨民族的文化中會有糟粕,如果一味地認同,就等于認同了糟粕呢!

老胡認爲: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民族,我們可以認同跨民族文化中的精華成分,但我們絕對不會認同跨民族文化中的糟粕成分。盡管日本國旗僅僅是一面旗幟,但日本國旗卻是日本國的象征,我們可以不反對日本國旗,但作爲一名中國人,我們是沒有理由去披上日本國旗隨意游街的。畢竟,日本軍國主義曾經侵略過我們,我們心中的傷痛還沒有愈合呢!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comsci
高級超級版主 | 2024-2-4 19:37:42

玻璃心國家就是這樣, 其實我覺得事情不大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