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4-2-23 09:01:46

211.jpg

古人如果想要翻轉階級,多數會透過苦讀求取功名,不過應試者如過江之鯽,中榜的人卻少得可憐,事實上,古代文人除了繼續應考,還有4大出路一樣有前途,包括當師爺、私塾先生、捐錢當官或轉換跑道。

古代科舉考試,應考者如過江之鯽,然而金榜題名的卻少得可憐,以光緒9年的1.6萬考生來看,只「賜陳冕等三百八人進士及第出身有差」,錄取率約1.9%,高達98%的人都成了落榜生。不過這些人除了選擇重考外,還有其他出路前景看好。

首先是當「師爺」,儘管師爺不在朝廷編制,但在衙門中擔任重要職位,負責記錄案情、處理相關政務,所以師爺是落榜文人之中,最好的出路。其次是當「私塾先生」,古人讀書大多需要啟蒙老師,許多偏鄉、縣城的家庭望子成龍,會聘請讀書人教育自家孩子,而落榜文人雖然沒什麼謀生技巧,但熟讀聖賢書,因此當私塾先生也不算埋沒自己的學問,如果學生金榜題名,還能成就自己的名聲。

至於家裡有錢的落榜生,也有人透過向國家捐納錢糧,換取爵位、官職,是封建社會時期彌補財政困難方式。最後一種出路就是轉換跑道,例如鹹豐8年(西元1858年),16歲的鄭觀應參加童子試未中,即棄學從商,後來成為有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和實業家。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 / 1 條隱藏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4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