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Yoshi🟦
威爾斯親王 | 2024-2-27 23:54:24


去年279隻小燕鷗創桃園普查紀錄。(桃園市野鳥學會提供)

2024/02/27 23:24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二級保育鳥類小燕鷗每年夏季從澳洲飛來台灣,5至7月進入繁殖期,在台灣河川溪口開闊的海岸沙礫地築巢、孵蛋及育雛,8月再帶著學會飛行的 小燕鷗一起往南遷徙,桃園市沿海是小燕鷗最北的繁殖棲地,桃園市野鳥學會去年觀察到279隻,為近3年最多。趕在小燕鷗造訪桃園前,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率市府農業局、環保局現勘,研議改善方法,將對小燕鷗繁殖的干擾降到最低,他強調5月前將完成改善繁殖地環境,盼今年可在桃園看見更多小燕鷗。

桃園市野鳥學會理事長劉義仁指出,小燕鷗在桃園繁殖熱點包括竹圍漁港北堤、許厝港溼地、白玉海岸及大潭G1、G2、G3區海灘,去年觀測到279隻創3年來新高,雖成鳥總數增加,但繁殖分布區域改變,推測可能去年大潭G3海灘環境變得更吸引小燕鷗棲息繁殖,使大量小燕鷗提早停棲,不再飛至竹圍漁港。

劉義仁認為,小燕鷗在桃園繁殖干擾因素主要有犬貓活動、人員或車輛闖入及猛禽類活動等,因此在小燕鷗飛抵台灣前,有許多事前準備工作,包括整地、設置假鳥和庇護瓦、修補圍網等,盼降低干擾。

蘇俊賓表示,再過2個月多,小燕鷗將陸續從澳洲飛來桃園,感謝桃園市野鳥學會長期協助環境改善和生態調查,去年調查到279隻小燕鷗,明顯比過去2年增加,看起來有部分改善,但也還存在許多威脅。這次現勘主要是和動物保護處、環保局一起研究如何讓附近區域活潑好動的流浪犬,對小燕鷗干擾降到最低,這是5月前工作重點,期待今年在桃園可看到更多小燕鷗。

動保處長王得吉說,動保處在此區域將加強巡查頻率、增加人力清除流浪犬、與鳥會合作順暢通報系統、並與環保局合作禁止餵養人的餵養行為等,維護小燕鷗繁殖環境。

環保局水質保護科長朱健瑋也說,為打造舒適的育雛環境,環保局與桃園市野鳥學會多年來合作候鳥保育及推廣環境教育,小燕鷗因喜歡裸露灘地,長期生態調查外,每年進行海岸棲地環境維護,設立圍籬、圍網來適當維持賞鳥人士與活潑好動犬貓干擾,野鳥學會志工也製作小燕鷗造型假鳥,引導小燕鷗來訪時進駐棲地,在棲地中使用鵝卵石、庇護瓦堆疊,布置可庇護躲藏的嬰兒房,等小燕鷗前來育雛。

去年279隻小燕鷗創桃園普查紀錄。(桃園市野鳥學會提供)

去年279隻小燕鷗創桃園普查紀錄。(桃園市野鳥學會提供)

去年279隻小燕鷗創桃園普查紀錄,桃市副市長蘇俊賓(中)現勘,即起打造無干擾棲息環境。(蘇俊賓提供)

去年279隻小燕鷗創桃園普查紀錄,桃市副市長蘇俊賓(中)現勘,即起打造無干擾棲息環境。(蘇俊賓提供)

去年279隻小燕鷗創桃園普查紀錄,桃市副市長蘇俊賓(中)現勘,即起打造無干擾棲息環境。(蘇俊賓提供)

新聞來源:出處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目前正在努力申請「好市民」勳章,請各位看到發帖內容不錯並想要給予支持,歡迎來到【My House】賞我一顆❤️以示鼓勵。謝謝!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