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Yoshi🟦
威爾斯親王 | 2024-2-29 02:34:15


2月29日是4年一遇的閏日。(美聯社)

2024/02/29 00:20
劉晉仁/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2024年是4年一遇的「閏年」,即今年2月(閏月)會多出一天(閏日),也將讓明天出現久違的2月29日。不少人為此感到好奇,中央氣象署特地親揭原因。

閏日4年才有一次,因為難得,不少國家都會特別慶祝這一天到來。例如自稱是「世界閏年之都」(Leap Year Capital of the World)的美國德州安東尼市(Anthony),就會在這天舉辦慶祝閏日的節慶,歡迎各地包含外國在2月29日出生的人,到此參加大型生日派對;愛爾蘭有女性在閏日向男性求婚,男性不得在這天拒絕的傳統;法國則有一份諷刺報紙《La Bougie du Sapeur》僅在閏日出版,刊載內容包括不尋常的文章、幽默軼事、假廣告和荒謬事件。

有不少人好奇為何會有閏月及閏年,中央氣象署曾特地刊文解釋,自古人類的活動便與時間息息相關,要計算時間,就需要時間的單位,因此晝夜交替、四季更叠的現象便成為最基本的時間單位。人類依大自然法則所定出的曆法可大致分為3種,即依據太陽在天球上的運行,以地球公轉太陽1周的時間為1回歸年的「陽曆」、完全根據月球繞地球運行1周定為1個月,積12個月定為1年的「陰曆」以及陽曆與陰曆並顧的「陰陽合曆」。

我國古代所行的曆法(農曆),月份是配合月象圓缺,12個陰曆月(朔望月)加總約354日,但氣候周而復始的1個回歸年卻有365.2422日,兩者相差11日左右,因此若只使用純陰曆12個月份為1年,則16年後農曆正月初一將會落後陽曆約176天,那時就會變成在夏天過春節,「為了使農曆的春夏秋冬較為配合陽曆的四時節氣,老祖先們便在農曆適當的時間增加一個月來解決農曆年較短的問題,而這增加的月份就稱之為『閏月』。」

農曆用閏月機制來調整日期與氣象的對位,陽曆也有相類似的機制,即所謂「閏年」,「人們通常認知的一年是365天,也就是太陽運行從春分點到下一次春分點的『回歸年』,其長度則是365.2422日,因此,以日記年,每過一年就會比回歸年的時間短少約0.25天(約6小時)。長此以往,每4年運行太陽就會落後春分點位置大約1天的時間。為了彌補這個差值,使日期和節氣較為對位,陽曆曆法中規定每4年就有1年的2月必須多1天,該年會有2月29日,而人們把2月有29天的這一年稱為閏年。」

新聞來源:出處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目前正在努力申請「好市民」勳章,請各位看到發帖內容不錯並想要給予支持,歡迎來到【My House】賞我一顆❤️以示鼓勵。謝謝!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