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櫃2023年財報全出爐,去年上半年不少科技大廠仍面臨庫存去化壓力,傳產族群卻因景氣復甦而竄出多匹黑馬,紡織廠大宇(1445)出售桃園龜山廠房、獲利吃補狂增逾90倍,興富發集團潤隆建設(1808)受惠去年下半年房市回溫、首登「營建獲利王」;而去年股市多頭火種也點亮券商「錢」途,群益證(6005)、統一證(2855)兩大獨立券商獲利大跳增。
電子族群獲AI需求添柴火,傳產股去年來表現雖稍微遜色,但受惠不少公司有不動產及土地資產出售,獲利成長表現仍不輸電子股;據統計,若扣除去年獲利不足10億元的個股,獲利成長前十強依序為大宇、潤隆、中再保、群益證、亞昕、新光鋼、材料-KY、美亞、統一證、王品,罕見全由非電族群包辦。
興富發集團旗下的潤隆建設去年基隆「新橫濱」、桃園「國家大院」及新竹「竹科潤隆」三大熱銷建案完工入帳,帶動其獲利以77.02億元改寫歷史高,較2022年暴增逾48倍,每股稅後純益(EPS)更達17.08元、狂賺近2個股本,也連帶催出「最闊綽配息」,預計配發股票及現金股利共15元,另展望今年還將有五大案陸續完工,前景看俏。
台股2023年走出多頭年,加權指數全年大漲3,793點,創史上第二大漲點,而股市行情大好也帶動交投熱度攀高,全年日上市櫃合計日均量衝上3,590億元,國內證券商經紀、自營業務均大幅成長,獲利吞下大補丸;群益證、統一證去年稅後純益達41.32億元、28.79億元,分別改寫歷史次高及第三高,對照股債雙殺的2022年大幅成長391.82%、294.72%。
另外,同屬金融族群的保險業者去年也狠甩陰霾,中再保2022年雖受防疫險理賠拖累、全年EPS僅0.41元,然去年獲利頗豐、稅後純益以20.9億元改寫新高,年增725.17%,配發1.4元現金股利也創近五年次高。 |
評分
-
總評分: 名聲 + 1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
要消滅我的人還真不少 人為刀俎 我為魚肉
一堆皇帝都不值錢囉!可不可以有更高的頭銜?
多的是把自己管理的版當作是個人專版部落格的版主
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叫人死不瞑目
亂刪文、惡意舉報者死全家
臺灣的職棒跟政治一樣,再怎麼爛也都有人會挺下去
社會多是雙面人,表面跟你聊得來,背地裡詆毀你到一個極致
高X裡只有一個不是渾蛋
論壇真是多采多姿時不時就有瘋狗跑出來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