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616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qw8010
王室 | 2024-4-7 21:10:57



福衛五號衛星比對2月21日跟4月3日的衛星影像,疑似崩塌面積約二○六○公頃。(太空中心提供)

2024/04/07 05:30
〔自由新聞網記者 林曉雲/台北報導〕福衛五號拍攝地震後東海岸與地震前照片比對,發現花蓮山區多處河川上游疑似崩塌等,學者專家表示,此有助於更精準掌握重點災區、判釋殘坡可能發生的土石流、防範豪雨帶來的二次災害等,而今天受鋒面影響恐下雨,即使下毛毛雨,雨水對鬆動土石也恐會造成水壓力,是警戒關鍵期,提醒救災人員須注意自身安全。

下雨恐鬆動土石 救災須注意安全
地震專家、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說明,從福衛五號拍攝的影像,可看到龜山島右側呈現白色,就是龜首崩掉後的一片裸露岩盤,而花蓮秀林山區也可看見大量崩塌,有助於檢視對下方住民及道路交通所造成的威脅,儘速妥處。

另外,九二一地震山崩曾堵住河流形成堰塞湖,花蓮強震後遇雨是否新增堰塞湖也須警戒,堰塞湖如同在上游「種下不定時炸彈」,一旦決堤將造成嚴重災害。

台大地質系退休教授陳文山表示,從福衛五號拍攝影像前後比較,可以看出崩塌的範圍大小,再套疊地質圖做相關計算,從影像圖判讀,初步看來大部分崩塌落在大理岩,大理岩坡度很陡,可能會有好幾年時間落石不斷,很危險,民眾不可靠近。

可判釋「殘坡」防土石流造成災害
農業部水保署減災監測組組長陳振宇表示,衛星影像有助確認崩塌位置,掌握重點災區,有利於救災人員機具配置調度,對後續救災風險評估也很重要。

陳振宇說明,例如判釋出「殘坡」,亦即這次被地震「搖了一半」,會成為下次土石流危險地點,因每個地方地質強弱不同,被破壞嚴重的地區,即使只下了小小的雨量,也可能造成土石流,將檢視下修土石流警戒雨量,發布黃色紅色警戒;地震第一時間災害是山崩,遇颱風豪雨則形成二次災害,九二一地震後的中部山區,遇颱風即造成嚴重土石流。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csg813 + 10
陳良益 + 30

總評分: 名聲 + 4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相識自是有缘 感恩知福惜福>  <惜緣惜情久長 願友心常寧樂>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