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1049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raiderlara
王子 | 2024-5-4 21:29:27

林偉信/台北報導 的故事

憲法法庭3日公告,原訂5月21日辯論的禁止選前公布民調案,及7月9日受刑人勞作金案,庭期延期舉行。(本報資料照片)
© 由 中時新聞網 提供

 憲法法庭3日公告,原訂5月21日辯論的禁止選前公布民調案、7月9日辯論的受刑人勞作金案,庭期延期舉行,這是《憲法訴訟法》2022年1月4日上路2年多來,首次言詞辯論庭在學者專家、聲請人都準備上憲法法庭激辯前,臨時喊卡,且新的言詞辯論期日仍未決定。

 司法院解釋,因目前憲法法庭待審案件甚多,討論費時,恐無法在今年10月底、許宗力等7位大法官任期屆滿前審結,所以先將2案的言詞辯論庭延期,但卻引發法界議論紛紛。

 因為憲法法庭指定辯論期日前,聲請釋憲人及主管機關要先提供書面資料,且憲法法庭也要指定專家學者到法庭,另聲請擔任法庭之友的機關或團體,也要提出意見書,但5月21日開庭前、5月3日臨時公告不開庭,相當不尋常。

 法界人士指出,2件釋憲案辯論期日都已指定,卻臨時延期,不只浪費人力時間,也讓憲法法庭的威信受到影響。2016年7月11日時任司法院長賴浩敏以個人生涯規劃向520就任總統的蔡英文提出書面辭呈,有人推測,許宗力是否因「血汗司法」一事受到政府高層責難心生倦勤,想在520賴清德就任總統後請辭。

 有法官批評,8年前許宗力再任大法官時,就宣稱要解決法官審判工作過多、減少案源等,但學者出身的他不懂司法實務,如今所謂的司法改革政策又喚不回人民對司法信心,當然有必要讓新總統賴清德選擇更適任人選擔任司法院長。

 也有法官疑惑,「法官如果庭期都決定了,臨時說案件審不完不開庭了,不會被人民罵死、司法首長究責嗎?」學者出身的「大法官」們會完全搞不清狀況,帶頭做出壞示範?

 更有法界人士指出,死刑辯論惹出的爭議,就算最後作成死刑合憲的限縮性解釋,37死囚恐可獲非常上訴及重新審理機會,這對新總統、新政府仍會造成不少民意壓力,如果許宗力「被迫」請辭,死刑釋憲案將在宣判前「重組合議庭」再審理,結果有可能較符合新政府、新民意。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csg813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1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