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430 | 回覆: 1 | 跳轉到指定樓層
西諾
王室 | 2010-12-25 16:51:20

懂得生活和懂得游泳一樣,知道什麼時候放,什麼時候收;
什麼時候據理力爭,什麼時候與世無爭;
什麼時候打死不退,什麼時候急流勇退。
炎夏之中,很多人到池畔戲水,大部分人提到游泳都會想到它可以強身 、治病、瘦身,還可以消暑,但是很少聽人提到它的心理功能。
游泳也是一種安定心神的好運動,只要耐心的體會,不難發現其中的禪機。
禪的哲學就是體現生命的省力處,不躁進也不遲滯,讓生命找到平衡點。
這個平衡點將會湧現我們本有的靈動和喜悅,這也是過勞的現代人很需要的。
過勞的人們來到游泳池其實還是繼續「過勞」,看他們拚命的力爭上游、大口換氣,就可以得知。
並不是奮力游泳不對,而是比較不容易體會什麼是「優游自在」的狀態,也就是所謂的省力點。
如果調整一下游泳的速度,到達這個省力點後,會越游精神越好,而且慢慢覺得和水融為一體,找到一種身心大大鬆弛的狀態,這是游泳除了健身之外,另一種「健心」的方法。
水可以當我們的好朋友,它是我們放鬆的「測試劑」,它吃軟不吃硬──柔軟的人讓你上升,強硬的人讓你下降。或許水想告訴我們,要和它一樣柔軟。
水也試圖告訴我們,「提得起」「放得下」的哲理。所有的泳友一定可以體會,游捷泳時,手在水下時要像一條龍用力滑,手在水上時要像一條蟲放鬆;一條龍就是提得起,一條蟲就是放得下。
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游泳姿勢很優雅,而且前進很快的好手,他們就是掌握了這個要領,該用力的的時候用力,不該用力的時候就放下。
這就好像布袋和尚的那首禪詩「我有一布袋,虛空無罣礙,展開遍十方,入時觀自在」。
積極上進的現代上班族,常常不是不努力,而是努力過頭變過勞;消極頹廢的朋友,不是不放鬆,而是放鬆過度傷身體。
過勞的人就像手在水下和水上都拚命用力的泳者一樣,一下子就筋疲力竭;過逸的人們,就像手在水下和水上都不當用力的泳者一樣,將下沉不能前進。
只有抓準了生命的節拍,調準省力的頻道,才能讓生命越游越省力,越游越舒服,越游越high。
生活的本身就是一種快樂和平衡,不要自己把平衡破壞後,再從賺錢工作或酒精毒品去補回來。
懂得生活和懂得游泳一樣,知道什麼時候要放,什麼時候要收;什麼時候該據理力爭,什麼時候與世無爭;什麼時候打死不退,什麼時候急流勇退。
懂得緊張,更懂得放鬆,游泳就是人生,每個人都要好好找尋自己的省力點,優游於人生的大海中。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這內容若讓您滿意的話,請按下您所看到的,有您的愛心感謝獎勵,才有分享的動力!
回覆 使用道具
頭像被屏蔽
sod9023
禁止發言 | 2011-5-25 21:46: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