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Iarngreiper
威爾斯親王 | 2024-11-21 08:03:57

22:50 2024/11/20 中時新聞網 江飛宇


研究證明,農牧業的溫室氣體排放並不低,所以丹麥推出了針對農牧業的溫室氣體排放減量政策,以稅則開始。(圖/shutterstock)

丹麥敲定全球首個針對農牧業溫室氣體排放徵稅的政策,由於其中也包括對畜產動物因消化產生的甲烷,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打嗝」與「放屁」,因此這個稅則也被笑稱為「放屁稅」。

有趣的工程(Interesting Engineering)報導,這項措施是政府官員、農民、產業代表、工會和環保組織之間,經過數月的談判後的結果,各方對於重視環境,溫室廢氣下降達成共識,也是為了實現丹麥農牧業的有效轉型。

從 2030 年開始,丹麥農民需要為「每噸甲烷排放量」,支付300克朗(約1380新台幣)的費用,這是根據二氧化碳排放稅則,甲烷汙染量相當放多少二氧化碳;到 2035 年,該稅收將增加至每噸甲烷 750克朗(約3500新台幣),期望使丹麥成為全球最遏制牛、豬、羊等牲畜溫室氣體排放的環保國家。

綠色三方部長(Green Tripartite minister)布魯斯(Jeppe Bruus)強調,迫切需要採取高昂稅則這種措施,來實現丹麥的氣候目標。他表示:「我們將盡一切努力實現我們的氣候目標,並已獲得議會的廣泛支持。」

布魯斯強調「目前我們正在進行的一項艱鉅任務:將我們的大部分土地,從農業生產轉變為林業、自然空間,以確保我們能夠讓峽灣恢復生機。」

除了減少甲烷排放外,該協議還包括解決「氮汙染」問題的實質措施,氮汙染嚴重影響了丹麥的海岸和峽灣,它在空氣中是空氣汙染,在水中是水汙染與優養化問題。據法新社報道,丹麥要求從2027年開始,氮排放量必須以每年減少13,780噸的效率改善。

恢復生物多樣性和擴大自然棲息地,也是丹麥環保政策的一個重點。計畫包括種植25 萬公頃新森林,以及恢復目前用於耕種的 14 萬公頃泥炭地。泥炭地以其儲存碳的能力而聞名,將在丹麥的環境恢復工作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布魯斯表示:「自 1864 年濕地被排乾以來,丹麥的自然環境將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現在必須恢復原樣。」

丹麥目前有 60% 的土地用於耕種,該國在平衡農業需求與環境保護方面,是極為巨大的挑戰,這意味著相當數量的農業人口必須轉職。然而,綠色三方協議中概述的措施,表明丹麥決定以身作則,他們也希望自己成為國際典範。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