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超自然力量
侯爵 | 2011-1-28 19:42:58





主要產在亞洲熱帶地區的豬籠草屬於食肉植物,而科學家最近發現,蝙蝠把豬籠草當作「天然廁所」,常直接在豬籠草上「方便」起來,相當大膽,不過豬籠草卻相當歡迎如此粗魯的行為,因為它也需要蝙蝠的排泄物當作養分來源之一。

豬籠草的形狀像是巨大的酒杯,擁有吸取營養的獨特器官—捕蟲囊,可以分解動物的軀體。來自汶萊的熱帶生物學家葛瑞夫(Ulmar Grafe)表示,蝙蝠除了把豬籠草當「便所」以外,有時還把它們當「住所」。

研究人員在印尼婆羅州島(Borneo)上對豬籠草做研究,某日下午發現有隻蝙蝠被困在捕蟲囊中,研究人員營救出蝙蝠後,發現它安然無恙,似乎只是在捕蟲囊中「納涼」。

學名為Kerivoula hardwickii 的「哈氏彩蝠」就是這老神在在的蝙蝠,而被當「便所」又當「住所」的這種捕籠草學名為「萊佛士豬籠草」(N. rafflesiana elongata ),比起其它種類的豬籠草,這種豬籠草相對「友善」,「戰鬥力」要弱上7倍,吸引動物的氣味很微弱,消化液也分泌不多。

研究人員在17隻蝙蝠上戴上特製的發射器,以追蹤蝙蝠的下落。他們發現,蝙蝠只選擇萊佛士豬籠草當作休憩的地方,捕蟲囊比起一般豬籠草要長上4倍,當中的消化液呈酸性,具有消化昆蟲的能力,但除了消化液以外,還有足夠的空間給蝙蝠休息,有時甚至可看到蝙蝠母子共同藏身至捕蟲囊內「納涼」。

研究人員也發現,有蝙蝠出現的豬籠草葉含有較多的氮,對豬籠草來說是相當重要的養分,因此也代表蝙蝠的排泄物對豬籠草來說相當營養。

萊佛士豬籠草所在之處昆蟲數量不足,缺少了主要食物來源之後,牠們演化成較為「友善」的豬籠草,靠著給蝙蝠當「便所」以及「休息處」取得營養來源-蝙蝠的排泄物。而體積偏小的哈氏彩蝠總是找不到合適的休憩地,因此看似危險的豬籠草便成為牠們的新家,兩種生物可說是互利共生;這份研究報告刊登在1月26日的《Biology Letters》上。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georgean200494 + 8 + 8 訊息過舊已被刪除

總評分: 名聲 + 8  金幣 + 8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georgean200494
公爵 | 2011-1-28 21:55:02

原來蝙蝠屎這麼有養份
引言 使用道具
無效樓層,該篇已經被刪除
區爺
王室 | 2021-9-26 11:05:38

💗非常感謝您辛勞無私的分享💗
讓小弟增廣見聞不少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