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弟華
威爾斯親王 | 2025-4-14 08:32:16

2025-04-14 08:10 聯合報/ 記者
沈能元
/台北即時報導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臉書分享,許多民眾看著股市狂跌、狂漲,心裡也跟著發緊,甚至聽到裁員、縮編、物價漲聲響起,胸口也開始悶痛,這時候,可能不是單純的「自律神經出狀況」,而是「感覺系統」過敏了。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讓股市波動劇烈,接著對於台灣而言十分重要的半導體產業,將又有新的關稅措施。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臉書分享,許多民眾看著股市狂跌、狂漲,心裡也跟著發緊;連日聽到裁員、縮編、物價漲聲響起,胸口也開始悶痛。

張家銘說,我們常說「壓力很大」,但壓力不是只停留在情緒層面,它會一路滲透進身體,並出現心悸、冒冷汗、腸胃絞痛、失眠、眼睛跳個不停等症狀,這時檢查後醫師常說是自律神經失調,多放鬆就好。

但問題是,民眾會說,「不是不想,我就是沒辦法放鬆」,張家銘指出,這是神經系統進入過度警戒狀態。這時候,你可能不是單純的「自律神經出狀況」,而是「中樞敏化症候群」正在發作,而是「感覺系統」過敏了

張家銘說,中樞敏化症候群是「大腦過度敏感」; 自律神經失調則是「神經真的出現了功能障礙」,不過兩者可能會有重疊。2025年哈佛醫學院布萊根婦女醫院的最新研究,對555位有自律神經症狀的患者進行分析後發現,其中有超過三分之二,其實並不是神經退化或器官損壞,而是大腦對身體內部訊號反應過度,也就是「中樞過敏」。

「可以把神經系統想像成一組保全系統,會自動偵測風險並發出警報。」張家銘表示,中樞敏化症候群就像把這套系統的靈敏度調到最強,連一點風吹草動都會被誤判成緊急狀況。結果是大腦快速下達「應戰指令」,悄悄把的你推向戰鬥模式,如心跳加速、呼吸變急、腸胃緊縮,甚至情緒崩潰。

但中樞敏化症候群最典型的背景,是一連串生活壞消息累積下來,包括股市暴跌、家人吵架、工作不穩、失眠一整周、看到朋友出國自己卻還在加班等,這些事件乍看之下沒什麼,但在神經系統的世界裡,它們會一個一個地被記下來。累積夠久,大腦就會進入「全時警戒模式」。

張家銘說,這種狀況,光靠深呼吸是不夠的,必須先承認這是一種神經失衡的狀態,而不是「太玻璃心」。不是太敏感,而是經歷了太多風暴,大腦真的太忙、太警覺、太敏銳,身體也開始反應了。

要改善中樞敏化症候群,得換個方式照顧自己。張家銘說,不是再去查更多檢查報告,而是開始做這幾件事,包括每天固定睡眠時間,讓神經找到節奏感,關掉會造成焦慮的資訊來源(如股市盤中速報),給身體安全的環境線索,搭配溫暖的燈光、放鬆的呼吸、熟悉的音樂,學會不懷疑自己的症狀。

張家銘說,中樞敏化症候群,是壓力時代的共同身體語言,它提醒我們,人在壓力下不只會「煩」,還會「痛」、「喘」、「慌」、「累」,這些不只是感覺,是生理神經層級的真實改變。這時要對身體說,「謝謝你提醒我,是時候停下來了」。這不是逃避,而是一種讓神經重新相信「現在沒有危險」的訓練。

當面對接二連三的壞消息,身體也會跟著起反應。不是撐不住,而是「真的撐太久了」。與其責怪自己為什麼這麼敏感,不如給神經一點喘息的空間。畢竟,我們每個人都只是想要在這個失控的世界裡,找一點安全感罷了。因為,你不是多慮,你只是,感得太深。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 ... _breaknews-1-0-news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KuanhuahChen + 8 + 8 大腦過度敏感

總評分: 名聲 + 8  金幣 + 8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華歌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