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弟華
威爾斯親王 | 5 天前

05:442025/05/03 中時新聞網 吳慧芬



女子改變進食習慣,先吃足夠的蛋白質,最後再吃澱粉類食物,成功在半年減重24公斤。(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不少人為了減重與控制血糖傷透腦筋。減重醫師蕭捷健分享有一位女子,只是調整了進食順序,用餐時先吃蛋白質,最後吃澱粉類食物,這個簡單的動作,讓她在半年內,體重從86公斤,減至62公斤,就連血糖也穩定許多,體重、血糖都更聽話,人也變得更有精神。

蕭捷健在臉書粉專PO文指出,上述女子過去吃飯總是一口飯配一口菜,或者先吃喜歡的澱粉類食物,像是麵條或麵包,但這樣的進食順序,可能就是造成她飯後血糖快速上升,一下子又覺得餓的關鍵原因。

空腹吃澱粉引發血糖震盪
蕭捷健表示,空腹攝取高GI碳水化合物會引發快速糖化反應,促使胰島素大量分泌,血糖震盪會導致肝臟增加新生脂肪,其實只要進食前,先吃足夠的蛋白質,例如肉、魚、蛋、豆製品,就能改善這個問題。

蕭捷健表示,先吃下的蛋白質會分解成氨基酸,氨基酸會刺激腸道分泌腸泌素(就是瘦瘦針的成分),而腸泌素能幫助穩定飯後血糖,讓之後吃進去的澱粉糖分慢慢被肌肉利用。

蕭捷健表示,上述女子在他指導下,每次正餐前先來一份植物性基底的蛋白飲,因為蛋白飲消化成氨基酸速度更快,女子半年內體重從86公斤瘦到62公斤,就連血糖也變得穩定,還解決減重期間蛋白質攝取不足、導致肌肉流失的問題,可說是一舉數得。

研究也支持先吃蛋白質
蕭捷健表示,學術研究也支持這樣的做法,美國康乃爾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先吃蛋白質和蔬菜、最後吃碳水的進食順序,和先吃碳水相比,餐後胰島素反應更低,也就是說,身體只需分泌較少胰島素就能處理血糖。

蕭捷健表示,長期實踐先吃蛋白質食物的飲食習慣,能讓身體在飯後休息或運動時更多地利用脂肪作為能量來源,有些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色素因此明顯改善,午後的疲倦感減輕了許多,工作效率直接升級。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 ... rtime_p04&chdtv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hayabusa0992607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hayabusa0992607
大公爵 | 5 天前

感謝分享,我也來試試看~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