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Iarngreiper
威爾斯親王 | 2025-5-9 13:21:14

2025-05-09 12:42 聯合報/記者 林琮恩/台北即時報導

用於檢測酒精不耐症的PCR裝置,每次可檢測16人的口腔粘膜拭子。記者林琮恩/攝影

5月9日是「台灣無酒日」。世衛組織已將酒精代謝產生的乙醛列為第一級致癌物,專家指出,酒精與消化道癌症、乳癌等7項癌症有關,即使少量喝酒,也會顯著增加罹癌風險,國人近5成患有酒精不耐症,若加上飲酒習慣,罹癌風險將暴增10倍,呼籲將酒精不耐症基因檢測納入健保給付,國家癌症篩檢也應將飲酒納為風險因子。

台灣酒害防治協會理事長陳哲宏說,49%台灣民眾罹患酒精不耐症,為全球最高,此疾病與基因有關,起源於春秋戰國時代,從中國東南方散布至亞洲,目前全球約有5億4千萬人罹病。患有酒精不耐症的病人,喝酒非常危險,只要喝半瓶酒,就會導致臉紅、心跳加快、嘔吐、頭痛等症狀,這是酒精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乙醛導致。

前副總統、中研院士陳建仁說,酒精已被世衛組織認定,與抽菸同為第一集致癌物,我國口腔癌發生率連年上升,三大危險因子即菸、酒及檳榔,同時有這三項習慣的民眾,罹患口腔癌風險增加近100倍;自己從事肝癌研究,發現許多肝病患者,與飲酒有關,呼籲沒有飲酒習慣的民眾,不要接觸酒精以免成癮,已有飲酒習慣者,則應盡量減少飲酒量。

酒精引起的7項癌症包括乳癌、肝癌、口腔癌及喉癌、食道癌、胃癌、胰臟癌、大腸直腸癌。陳哲宏說,台大一項研究顯示,有飲酒習慣民眾,罹癌風險為無飲酒習慣者7倍,若有酒精不耐症,同時又有飲酒習慣者,罹癌風險暴增10倍,為一般民眾70倍以上;若有菸、酒、檳榔習慣,又有酒精不耐症,則罹癌風險比一般人多出逾300倍。

酒精不耐症罹病與否,可透過口腔拭子,以聚合酶連鎖反應(PCR)快速測得,一小時內即可得知結果。陳哲宏說,目前這項檢測通常在健檢項目中,民眾必須自費加選,費用約1000元上下,不過,若擴大檢查量,可將成本壓低至百元以內,呼籲衛福部健保署,將酒精不耐症篩檢納入給付。此外,他建議,口腔癌癌症篩檢對象,除現行嚼檳榔習慣者外,應納入有飲酒習慣民眾。

衛福部健保署副署長陳亮妤說,酒精相關健保診斷,每年花費健保57億元,健保署推動慢性病防治888計畫,其中一項目標是讓民眾接受生活習慣諮商,相關問卷中,有2題目與酒精相關,盼藉此找出酒精問題者,後續可銜接酒癮治療中心等提供服務,最高補助每人每年4萬元。另,酒精也容易導致憂鬱、衝動等心理健康問題,國外統計,每4件自殺案件,就有1件與酒精相關。

※ 提醒您: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前副總統、中研院士陳建仁(左)今天在台大醫院無酒日記者會,示範使用酒精不耐症檢測。記者林琮恩/攝影

台灣酒害防治協會理事長陳哲宏(右)呼籲衛福部健保署,將酒精不耐症篩檢納入給付。記者林琮恩/攝影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