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Iarngreiper
威爾斯親王 | 2025-5-23 11:30:52

中時新聞網 10:17 2025/05/23 楊婕

排尿、排便後別急著沖,觀察一下可以看出身體是否有健康問題。(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壽命長不長,大小便看得出。醫師黃軒指出,日常大小便訊號,就像一台免費的健康監視器,只要留意,就能及早發現身體異狀,次數、顏色、形狀每周都要觀察,若異狀超過2周就要就醫。長期便秘可能與大腸癌、甲狀腺功能低下有關;腹瀉超過一週,要當心肝膽問題或胰臟腫瘤;男性夜尿超過2–3次,很可能是前列腺肥大;尿呈紅色,可能是膀胱癌、腎癌。

醫師黃軒在臉書粉專指出,多數健康成年人每天會排便1到2次,時間大多是早上起床後或早餐後,固定的排便時間代表腸道相對穩定,如果時間、次數突然大亂,就要留意腸胃是否出狀況。

黃軒指出,每週排便少於3次、用力才大得出來、糞便乾硬,這些情況都算便秘。長期便秘可能與大腸癌、甲狀腺功能低下有關,改善別只靠瀉藥,應先檢視飲水、纖維與運動量,再諮詢醫師。

此外,一天跑廁所好幾趟、大便呈水狀或糊狀,就是腹瀉,這種情況常見於食物中毒或腸胃炎,若持續超過一週,就要小心是不是腸道發炎、肝膽問題或胰臟腫瘤。

排尿的部分,黃軒表示,夜尿的定義是指入睡後起床排尿超過2–3次,男性要留意前列腺肥大或泌尿道感染的可能;女性若伴隨骨盆鬆弛症狀,也要到婦科檢查。每日正常尿量約在1000–2000毫升,如果量偏少或無尿,就要注意是否為慢性腎衰竭或脫水;多尿的情況則會發生在糖尿病、尿崩症或使用利尿劑等情況。

尿液顏色若是粉紅、紅色,甚至帶血絲,都屬異常,血尿是腎結石最常見的症狀之一,但膀胱癌、腎癌、泌尿道腫瘤也會出現血尿,務必把握黃金就醫時間。黃軒提醒,每週應至少觀察一次自己的便形、顏色、氣味與尿量,若出現輕度變化,先看看自己的飲食、飲水量、運動與作息是不是得調整,但要是症狀明顯或持續兩週以上,要趕快就醫。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