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Iarngreiper
威爾斯親王 | 2025-6-26 08:17:28

07:11 2025/06/26 中時新聞網 CTWANT

英國研究發現,常做惡夢的人比一般人更可能提早10年死亡。(示意圖/Pexels)

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與癡呆症研究所(UK Dementia Research Institute)最新研究顯示,常做惡夢的人比一般人更可能提早10年死亡,長期每周惡夢者的早逝風險甚至高出從未做惡夢者的3倍。這項研究結果於2025年6月23日在歐洲神經學學會(EAN)大會上發表。

綜合外媒報導,帝國學院腦科學研究員阿比德米奧泰庫(Abidemi Otaiku)博士帶領的研究團隊針對2429名8至10歲兒童及183012名26至86歲成人,進行長達19年的追蹤調查。成人的惡夢頻率由本人於研究初期填報,兒童則由家長回報。結果發現,惡夢對身體的傷害比過去所知更為嚴重,每周平均一次惡夢者,在10年內於70歲前死亡的風險是從未做惡夢者的3倍。

研究發現,惡夢者與吸菸、肥胖、不良飲食或缺乏運動等傳統早死因子相比,每周一次的惡夢頻率是更直接的早逝預測指標。研究也顯示,不僅是成人,連8到10歲的兒童若頻繁做惡夢,也會出現明顯的「生物老化」加速現象。這類生理變化可解釋為增加約40%的早死風險,就算每人每月只出現一次惡夢,影響也高於從不做惡夢的人。

奧泰庫解釋,惡夢會引發強烈的壓力反應,導致體內壓力荷爾蒙皮質醇長時間上升,這個荷爾蒙與細胞加速老化有密切關係。此外,惡夢會嚴重干擾睡眠品質,使身體無法在夜間充分修復與再生細胞。他進一步表示,「睡夢中的大腦無法分辨夢境與現實,惡夢觸發的壓力反應往往比清醒時更劇烈,也解釋為何有些人會在惡夢中驚醒、渾身冒汗、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因為我們的戰鬥或逃跑反應已經觸發」

奧泰庫也提供幾項可在生活中實踐的惡夢預防事項。他建議民眾避免觀賞驚悚內容,維持良好睡眠與衛生習慣、管理壓力並治療焦慮或憂鬱症等問題。他也推薦一項心理治療方法「意象預演治療(Imagery Rehearsal Therapy)」,民眾可在家自行將惡夢重寫為較平和版本並反覆演練,以降低夜間夢境壓力。

奧泰庫建議已受惡夢嚴重困擾者,可尋求睡眠專科醫師協助,並考慮進行「失眠認知行為療法(CBT-I)」,這項療法能針對失眠者調整錯誤的睡眠認知與行為,有助改善惡夢頻率與減緩大腦老化。

除了惡夢研究,近期還有另一項睡眠相關研究指出,白天習慣性午睡者也可能面臨較高的早死風險。該研究追蹤8.6萬多名中年健康成人的睡眠習慣後發現,白天固定午睡者,尤其偏好午後小睡者,早死風險比不午睡者高出最多20%。研究人員推測,白天嗜睡可能是夜間睡眠品質差或潛在健康問題的警訊。

芝加哥拉什大學(Rush University)醫學中心教授詹姆斯羅利(James Rowley)表示,這些發現對臨床醫師具有警示意義,並強調「最重要的一點是,如果醫生詢問患者的睡眠習慣,他們也應該詢問白天是否有小睡狀況」,幫助找出更多潛在睡眠健康風險。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joemcc
皇帝 | 2025-6-26 09:00:47

睡眠經濟起來了,大家當然卯起來促銷加恐嚇,不然哪有生意做?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shiahlei
大公爵 | 2025-6-26 09:49:16

噩夢又不是自己能控制的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