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驛動小羽
子爵 | 2025-6-27 06:09:51



04:102025/06/27 中國時報
林宛彤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強調已經「摧毀」伊朗的核計畫,並在北約峰會上大肆宣揚任務「非常成功」。然而,雖然相關說法遭到情報機構質疑,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分析稱,川普如此努力說服全世界,不僅有助強化自身形象,還能免去捲入往後衝突。

CNN指出,川普此舉背後有兩項深層政治考量。其一,川普一貫以強人形象為招牌,堅持將伊朗核設施「摧毀殆盡」的說法,對維繫「永不犯錯」的領袖形象格外重要。其二,若外界認為伊朗仍有核能力,將引發是否再次動武的爭議,而川普顯然無意捲入代價高昂的中東準戰爭。

美國防情報局初步評估顯示,美軍空襲僅延後伊朗核計畫數月進度,未摧毀核心設施。隨後儘管中情局長與國家情報總監等高層相繼表示,襲擊使伊朗核計畫「嚴重受損」、「遭系統性破壞」,但他們的說法始終未達川普所言「徹底摧毀」程度。

川普政府對以上報告反應極為強烈,美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大加撻伐《紐約時報》與CNN,指責其「試圖傷害總統與國家利益」。此舉引發輿論質疑,白宮是否施壓政府機構,要求其提供配合政治需要的結論。

白宮稍後則援引以色列軍方說法,強調伊朗核計畫已「倒退數年」,試圖抗衡外界質疑。然而,多處媒體與分析機構指出,政府迄今未提供具體證據證明伊朗未轉移濃縮鈾或離心機,也無法證實攻擊是否真正摧毀福爾多等地下核設施。

未來問題在於,若伊朗確有能力重建核計畫,川普將面臨進退為難的窘境——選擇再次出兵中東,或承認本次行動難竟全功,重擊政治與外交形象。

未來數月,新情報可能揭示伊朗核計畫真實狀況。若伊朗確已重啟計畫或保留部分關鍵設施,美國與以色列將面臨是否再次動武的抉擇,這可能導致美國捲入新一輪中東衝突,違背川普迄今「不介入外國戰爭」政策主軸。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