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曲36》馬兆駿獲貢獻獎!妹妹及2女兒代領 94歲老母台下淚崩
陳珈螢 的故事 • 1 小時 •
已讀取 2 分鐘 中時新聞網
已故音樂人馬兆駿獲頒第36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94歲母親在台下淚崩。(圖/中時資料照、台視提供)
1977年出道的已故音樂人馬兆駿,身兼創作人、製作人與歌手的他,詞曲創作無數,包括《木棉道》、《散場電影》、《愛像什麼》、《寬容》等等;此外,他也曾製作過劉文正、鳳飛飛、黃鶯鶯等專輯,是華語流行音樂的重要推手。1989年,他因父親過世、打擊過大,陷入人生低潮;2007年因突發心臟病離世,享年48歲。今年,他獲頒第36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由妹妹馬毓芬和2位女兒上台代為領獎,而94歲老母親坐在台下當場淚崩、數度拭淚,場面令人動容。
馬兆駿妹妹的馬毓芬,帶著三哥的兩位女兒馬永蒂、馬永恩一起上台,接過獎項後,大女兒馬永蒂直說,爸爸是她這輩子景仰的目標,會把爸爸的精神傳承下去;小女兒馬永恩則坦言:「雖然父親在我滿月的時候先一步離開了,但是爸爸從未消失。在這18年中換了一種形式陪伴,我父親的作品像是一封封親手提筆寫下的信,繫上了來自各個角落的溫柔和溫暖。」
已故音樂人馬兆駿獲頒第36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妹妹馬毓芬(左1)及馬兆駿2個女兒代領獎項,表演者巫啟賢(右)也在一旁。(台視提供)
馬毓芬哽咽聲說出對哥哥的思念,「你能感受到我們的思念與驕傲,你的孩子們真的長大了,我們都很好」,回憶哥哥的作品包括鳳飛飛的〈好好把握〉,以及曾連續登上排行榜第一名的〈天使之戀〉,特別感謝滾石唱片一路以來的鼓勵與支持,「哥哥能獲得第36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我們內心是非常的激動與感恩。此刻,我們94歲的媽媽、還有我們的家人們,也都在台下一起見證這個感動的時刻」,馬兆駿白髮蒼蒼的老母親,早已在台下淚流滿面,只見她數度拿下眼鏡拭淚,現場不少來賓也跟著鼻酸。
已故音樂人馬兆駿獲頒第36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94歲母親淚流滿面。(台視提供)
已故音樂人馬兆駿獲頒第36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94歲母親感動落淚。(台視提供)
已故音樂人馬兆駿1987年推出首張專輯《我要的不多》,該曲隔年被張國榮推出粵語歌《無需要太多》,令人印象深刻。馬兆駿寫過上千首歌曲,曲風多元豐富,知名代表歌曲像是《七月涼山》、《風中早晨》、《愛像什麼》、《寬容》 。另外,由他作曲、洪光達作詞,創作出的經典歌曲包括《心雨》、《木棉道》、《季節雨》、《微風往事》、《散場電影》,也是深受歌迷喜愛。
滾石唱片當年人才濟濟。後排左起李宗盛、馬兆駿、趙傳,中排左起張艾嘉、陳淑樺,前為文章。(圖/中時資料照)
馬兆駿、馬玉芬兄妹。(陳素貞攝)
馬兆駿時任電視節目《超級星光大道》評審之一。(圖/中時資料照)
馬兆駿一家都從事音樂工作,妹妹馬毓芬曾為歌手、唱片合聲,現為專業音樂製作人;哥哥馬兆驊亦曾為音樂工作者。但1989年因父親過世、過於悲痛,演藝事業中斷,轉往台中開音樂教室,並在921地震後認識了妻子郭美珒(Juby),兩人相互扶並在1998年結婚,婚後育有一子兩女。2006年,他發行《奶粉與便當》紀錄低潮時的生活經歷;隔年,重返螢光幕成為《超級星光大道》電視節目第一屆評審,當時楊宗緯參賽時,因演唱忘詞而瀕臨淘汰,馬兆駿宣佈敗部復活,楊宗緯後來曾為此致謝:「沒有馬爺,就沒有今天的我。」
馬兆駿當年追思會所發放的刊物中,有兒女寫下對爸爸的思念。(李開明攝)
馬毓芬(右)後來曾在音樂會上,帶馬兆駿的3名子女上台表演。(圖/中時資料照)
原以為順利重返螢光幕前的馬兆駿,竟在2007年與妻子外出購物時突發心臟病,緊急送醫仍回天乏術,享年48歲,當時妻子帶著3個年幼子女悲痛欲絕。同年,馬兆駿獲頒第18屆金曲獎文化傳播獎章,離世18年的他,如今又獲第36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也讓他的作品再度喚起一代人的青春記憶。
https://www.msn.com/zh-tw/entert ... 0b438abdb&ei=53 |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
本人申請好市民達人中,懇請愛心暫助!!亦會回報愛心!! https://www.jkforum.net/thread-1243118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