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紅鯡魚
王子 | 2025-7-25 23:21:12

本篇最後由 紅鯡魚 於 2025-7-25 23:42 編輯

記者 王薏絜/攝影 張鎮安/責任編輯 新聞中心報導
發佈時間:2025/07/25 22:30
最後更新時間:2025/07/25 23:04



少子化危機加劇,台灣新生兒數量再創新低,2024年僅有13萬4856人出生,全台人口持續負成長。年輕人不婚不生的原因多元,包括高房價、高物價、低薪、高工時等不友善職場環境,以及個人生涯規劃考量。31歲的Hannah分享了她與先生不生小孩的決定,反映了現代年輕人面對生育議題的審慎思考。專家指出,企業應推動友善家庭政策,而台灣也需要積極發展移民政策,以因應人口結構快速變化帶來的社會經濟挑戰。


台灣生育率全球倒數。(圖/TVBS)


Hannah的父母支持她的決定,希望她能快樂開心就好,不一定要透過生育小孩,來符合世俗眼光中的成功定義。雖然Hannah不確定未來是否會改變想法,但她強調目前這是與先生共同做出的決定。根據她的觀察,在三十幾歲的年齡層中,約有七至八成的已婚朋友選擇不生育。最現實的考量就是生活成本過高,特別是在台北生活,撫養孩子,需要考慮能提供什麼樣的生活品質給孩子。

根據內政部統計,2024年新生兒僅有13萬4856人,創下史上最低紀錄。截至6月底,全台人口總數為2334萬6741人,比5月減少8729人,人口持續負成長。造成年輕人不想生育的原因中,不友善的職場環境佔了很大比例,包括低薪、高工時和加班文化等。

人力銀行人力資源處資深協理江錦樺認為,企業應從長期觀點思考這個問題,因為少子化已是國安議題,也是造成當前缺工嚴重的原因。她提到幾種常見的友善家庭政策,包括優於法令給假、不扣薪的家庭照顧假,以及生育津貼和托育補助。有些大型企業甚至提供每月1萬元的補助直到孩子6歲。

台灣的出生率長期在全球倒數徘徊,而根據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報告,全球人口將在2084年開始下降。人口學家費爾南德斯.維拉韋德研究發現,人類數量萎縮可能會提前到2055年,甚至更早發生。人口下滑將帶來更高的稅收、更高的債務和更晚的退休年齡等社會經濟衝擊。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楊文山表示,白領或專業人才會選擇有好待遇、好福利和生活條件的地方發展。根據國發會的估計,台灣很需要半專業人才和勞動性質的移民,包括建築工地勞工和其他勞動專業人員,以及餐飲服務業等領域的大量勞動力。台灣必須思考理想的人口組成,以及如何吸引人移民來台。從政府到企業,都需要盡快提出對策,因為少子化對國家發展和經濟運作的衝擊速度可能非常快。



台灣人口負成長,加上已進入高齡化社會,政府只忙著罷免在野,還會去關心這個嚴重的問題嗎????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紅鯡魚不是魚,只是一枚轉移焦點的欺敵煙霧彈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