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11 小時前

211.jpg

「唐宋元明清」幾乎是人人朗朗上口的朝代順序,但其中卻少了曾統治中原百年的金朝,為何與元、清同樣出身北方少數民族的金朝,沒能列入「正統序列」?這背後其實藏著元、明兩朝精心設計的歷史話語權爭奪戰。

元朝修史內幕:三朝正統之爭
1343年,元順帝命中書右丞相脫脫編撰《遼史》、《金史》、《宋史》,最大的爭議出現在「誰才算正統」這一問題上,蒙古貴族主張遼、金皆屬正統,因其佔據北方且與蒙古人血脈相近;漢族士大夫則引用朱熹《通鑒綱目》,強調「華夏正統在宋」。

脫脫最終採取「三朝並立、各自為正統」的折衷方案,在《遼史‧序》中他寫道「三國各與正統,不可偏廢也。」這既顧及了蒙古貴族,又安撫了漢族士人,也間接強化了元朝「統一三朝」的合法性。

明朝的歷史操作:跳過金朝,接續宋統
到了明初,朱元璋為鞏固新政權,決定跳過遼、金,直接承繼宋朝,翰林學士宋濂在《元史‧序》中寫道「元之有國,天厭金宋之昏亂,授之於世祖皇帝。」這種說法直接貶低金朝與南宋的地位,並賦予元朝「天命所歸」的光環。

明成祖朱棣更進一步強化這套敘事,他在《太祖實錄》中強調朱元璋「繼承宋統」,將遼、金視為亂世插曲,將明朝塑造成「正統歸一」的終點,自此「唐宋元明清」成為固定的歷史序列。

金朝的正統困境:文化模糊、統一不足
金朝並非不想爭取正統地位,金世宗遷都中都後,大力推行漢化,祭孔、設科舉、仿效唐宋制度,甚至有文人撰寫《正統論》為其背書,但金始終無法統一天下,與南宋對峙百年,形同南北朝,嚴重削弱正統性。此外,金朝雖然重用漢人、翻譯儒經,卻同時保留「猛安謀克」等女真制度,文化認同搖擺,使後世難以歸類。顧炎武評道「金以夷變夏,元以夏變夷,清則以夷統夏。」說明金朝在歷史光譜中地位尷尬。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