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鄭玄琦
高級版主 | 昨天 20:24

你有夢過自己在用智能手機嗎? 仔細想想看,是不是很少夢到這件事?
Smartphone_With_Social_Network_Icole_original_1759474-2048x1365.jpg

ThinkStewartVille網站指出,智慧手機在夢境中的出現率極低。 研究稱只有3.5%的成年女性和2.6%的男性曾夢見過手機。 我們在清醒時與手機的互動時間極長,幾乎已將其視為身體的一部分,無論是溝通、獲取資訊還是娛樂,手機都扮演著關鍵角色。

然而,在夢境中,它卻似乎憑空消失了。

研究發現,不僅僅是智能手機,其他電子設備如電腦與電視機,在夢境中同樣罕見,潛意識可能以不同於現實生活的方式處理科技。

儘管研究尚未找到確切答案,但以下幾種理論可能解釋這一現象:
世代影響
夢境內容可能受到個人成長經驗的影響。 對於許多成年人而言,童年或青少年時期並未使用智能手機,因此這些裝置較難進入夢境。 相較之下,未來在科技環境中成長的新世代,或許會更常在夢境中出現數碼設備。
情感連結較弱
儘管我們極度依賴手機,但可能並未對手機本身建立強烈的情感連結。 潛意識或許更重視手機所帶來的資訊與人際連結,而非手機這項實體物件本身。

潛意識的篩選機制
我們的大腦可能會過濾掉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事物,如手機,並專注於更具情感價值或象徵意義的元素,這使得夢境更具敘事性與情感層次。
科技演進過快
智慧手機的技術日新月異,可能使得大腦難以建立穩定的心理表徵,導致這些裝置難以進入夢境。

智慧手機在夢境中的缺席可能透露出我們心理與科技的關係,其影響如下:

認知處理:夢境更專注於處理情緒與經歷,而非數碼互動
潛意識的優先順序:大腦可能更重視面對面的交流與實體體驗
科技融入程度:手機的缺席可能意味著科技尚未完全融入我們的深層心理
情感意義:夢境可能反映我們對人際關係的情感聯繫,而非對手機的依賴
理解這些影響,可以幫助我們維持數碼與現實生活的平衡。 例如,擁有高情緒智慧的人通常會培養習慣,優先考量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互動,這可能讓他們擁有更豐富的夢境經驗。

有專家預測,未來世代可能會因為從小與智能手機共存,而在夢境中出現更多科技元素。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3 小時前

本篇最後由 732 於 2025-8-7 13:57 編輯

這真是個有趣的話題,我的確也不 穿夢到過智慧型手機。

我們的夢境往往與人類更為原始的經驗、情感和生存需求相關。這些核心的心理活動在數千年的演化中形成,而智慧型手機只是近十幾年才普及的新事物。因此,夢境的「資料庫」還沒有完全將這個現代工具整合進去。另外,夢境是我們潛意識的展現。雖然我們清醒時大量使用手機,但潛意識可能沒有將其視為一個具備強烈情感或象徵意義的物件。我們對手機的依賴更像是一種習慣和工具性的行為,缺乏深刻的情感連結,因此不太容易成為夢境的主角。

智慧型手機在夢中的罕見性,正好突顯了夢境與現實世界的根本差異。夢境是一個更為原始、情感導向的心理空間,它用最簡單、最直接的符號來表達我們潛意識的真實想法,而手機這種複雜的現代工具,還未能完全融入這個古老的心理場景中。

我退伍之後大約有10年的時間都會夢到還在部隊,一直到現在都會夢到在考試不會寫,這些應該都是我人生最深刻的經驗。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3 小時前

我們的夢境往往與人類更為原始的經驗、情感和生存需求相關。這些核心的心理活動在數千年的演化中形成,而智慧型手機只是近十幾年才普及的新事物。因此,夢境的「資料庫」還沒有完全將這個現代工具整合進去。另外,夢境是我們潛意識的展現。雖然我們清醒時大量使用手機,但潛意識可能沒有將其視為一個具備強烈情感或象徵意義的物件。我們對手機的依賴更像是一種習慣和工具性的行為,缺乏深刻的情感連結,因此不太容易成為夢境的主角。

智慧型手機在夢中的罕見性,正好突顯了夢境與現實世界的根本差異。夢境是一個更為原始、情感導向的心理空間,它用最簡單、最直接的符號來表達我們潛意識的真實想法,而手機這種複雜的現代工具,還未能完全融入這個古老的心理場景中。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