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2028 | 回覆: 3 | 跳轉到指定樓層
asd9595
王子 | 2025-8-17 18:06:08


不少在家居士自一接觸佛教之後,對於金錢的概念有著很大的改變,但是或多或少有些疑問,到底要存有多少錢才叫夠用?要留遺產給孩子嗎?還是萬緣放下都布施呢?其實我們可以參酌《善生經》中所說,把所賺的錢分成四等份,家計的生活、營業或投資理財的資本、儲蓄備用、行善布施等。每個人的所需不同,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至於比例也是因自己能力而定。

投資理財方面,只要是正當的管道,不參與惡性炒作,都是如禮如儀合乎佛教教義。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是回饋感恩眾生的最佳典範。《善生經》中所說的「放生款」,以現代的觀點來說應該解釋為布施,作公益慈善之行為。廣義的「放生」是救渡拔苦的布施行為,如果只是定義在買動物來放生,反而不是現代該有的思維。

在家居士在經濟上的分配,是用多餘的能力來幫助別人,不是為求取功德而來布施。有人質疑佛陀向窮人化緣這件事,其實,佛陀並不是要強窮人所難,而是要化掉他的貧窮。窮人沒有能力布施,如果不化掉他的貧窮,來生他還是會貧窮,貧婆布施衣角一塊布,就是最大的布施。連貧婆都有布施心,那富有的人呢?這是佛陀教富濟貧的方便法,喚起大眾一顆願意幫助別人的心。因此將金錢一小部分拿來布施,在不影響生計之下,就是最大的福報,當然自得功德果報。
讀後心得:
南無阿彌陀佛,每個月薪水固定用一些,幫助有需要的眾生(量力而為),不求回報,就有機會讓周遭變美好。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7876074 + 30 感謝好友的分享
鄭玄琦 + 30 + 30 樓主太有才啦!

總評分: 名聲 + 6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s7876074
王室 | 2025-8-17 18:50:42

以現在的社會環境
還真沒有一定的標準

因為環境一下子變得太急太快
原本所想的~過個幾年後
又開始有疑問~這樣真的夠用嗎

許多到了退休的年紀
都還不敢退休~還繼續工作
就怕存的錢~根本不夠養老

這物價漲的速度
真的比存錢的速度快太多了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asd9595 + 20 生活不易,小額捐款養 捨 心,阿彌陀佛.
鄭玄琦 + 30 + 3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5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鄭玄琦
高級版主 | 2025-8-17 20:39:01

先把自己顧好
顧佛祖也要顧腹肚
追求心靈層次的提昇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asd9595 + 20 生活不易,小額捐款養 捨 心,阿彌陀佛.
s7876074 + 30 感謝好友的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5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yas100011
大公爵 | 2025-8-18 12:05:07

這篇分享把佛教對金錢的智慧解釋得很清楚,不是盲目布施,而是依能力分配,兼顧生活、儲蓄、投資與行善。特別是「富濟貧」的觀念,提醒我們布施不在多少,而在於發心,真的很值得深思。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asd9595 + 20 您真有智慧,隨喜讚嘆 南無阿彌陀佛...
鄭玄琦 + 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0  金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