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歐蓓羽
大公爵 | 3 天前

20250821002377.jpg
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門弒兄篡位,震驚朝野,但他卻選擇不殺父親李淵,展現出驚人的帝王心機。事實上,這一決策既兼顧孝道也確保了即位的正當性,只因殺父將失去民心、招致朝臣反彈;保留李淵,不僅為李世民的統治提供合法性,也穩住了大唐局勢,為其日後掌控全局奠定基礎。

貞觀元年,長安城籠罩在緊張氣氛中,李世民身為秦王,決定在玄武門發動政變,目標直指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多年來,二人對李世民心存芥蒂,暗中謀害他,深知危險的李世民在親信建議下先發制人,最終李建成與李元吉雙雙身亡,鮮血染紅城門。
然而李世民明白,若無父親認可,他的行動難以合法化,消息傳至李淵耳中,這位開國皇帝冷靜沈著,向大臣蕭瑀、裴寂詢問意見,既試探朝臣立場,也為自己爭取思考時間。兩位大臣認為李世民才德兼備,斬殺叛逆理應重用,李淵默然點頭,暗示接受這一結果。

隨後,李淵頒布三道關鍵詔書:首先,定李建成、李元吉為叛黨,將李世民「殺兄」之舉轉化為「誅叛」功績;其次,任命李世民為太子,鋪平繼位道路;最後,將皇位傳予李世民,標誌大唐進入新紀元。父子間的政治博弈就此巧妙化解。
李世民沒有殺父,不僅顧及孝道,更是精明的政治選擇,只因保留李淵一命,既確保統治合法性、穩定民心,也贏得朝中信任。登基後,他對李淵恭敬有加,尊其為太上皇,並常請教國事,這些舉措為大唐的長治久安奠定了穩固基礎。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