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前天 08:46

211.jpg

古人普遍早婚,但在宋代卻出現一股「晚婚潮」,特別是在士大夫家庭中,大齡未嫁的女子並不罕見,甚至成為社會現象。這種情況看似與傳統禮教相悖,實則背後隱藏三大原因:首先,重文輕武的體制讓科舉成為婚配首要門檻,門檻過高導致女子錯過婚齡;其次,經濟繁榮推高婚嫁成本,讓家庭望而卻步;最後,女性受教育程度提升,對婚姻標準更高。

古代社會,婚姻不僅關乎個人幸福,更關乎家族延續,一般情況下,男女多在年少時就被父母包辦婚姻,很少有人能自由選擇。然而到了宋代,卻出現一個獨特現象:士大夫家庭的女兒普遍晚婚,甚至成為「大齡剩女」,背後主要有三大原因。

第一、科舉制度門檻過高
宋代重文輕武,讀書科舉幾乎成為士子唯一的出路,士大夫家族在選婿時,除了講究門第,還特別強調男方必須在科舉中榜,這樣才能在官場上互相扶持。但科舉猶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許多讀書人需要多年才有可能高中,不少人等到功成名就時,早已成家立業,士大夫家庭不願讓女兒屈居為妾,導致許多女子一再錯過適婚年齡。

第二、婚嫁成本過於高昂
宋代經濟繁榮,商業發達,社會風氣熱衷排場,婚嫁自然成為一筆不小的開銷,男方要準備聘金,女方則需提供豐厚嫁妝,兩方都講究面子,動輒大擺筵席。這讓許多家庭因經濟壓力而推遲子女婚事,甚至連皇親國戚也因嫁女費用捉襟見肘,可見婚嫁開銷之重。

第三、女性教育普及 眼界提升
宋代經濟與文化並進,女性地位相對提高,不僅能接受教育,還有較大的社會活動空間。士大夫家的女兒多才多藝、見識寬廣,她們在婚姻上往往寧缺毋濫,不願隨意下嫁,這種「高標準」讓不少女子在等待理想人選的過程中漸漸成為大齡剩女,有的甚至終身未嫁。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taco668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2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att007
王室 | 前天 23:34

跟現在比起來,宋代的晚婚潮根本不算什麼,現在多得是直接〝不婚〞了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昨天 09:52

att007 發表於 2025-9-13 23:34
跟現在比起來,宋代的晚婚潮根本不算什麼,現在多得是直接〝不婚〞了

這三個條件放在現在的台灣看來也適用。

不過古人還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想法,現在連這個顧慮都沒有了,當然就不婚了。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