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鄭玄琦
高級版主 | 3 天前

古生物學家近日重新檢視英國博物館中自 19 世紀就出土的標本,意外發現多種全新的化石矛尾魚(Coelacanth)物種。這些化石距今約 2 億年前,屬於三疊紀晚期,主要出自布里斯托與門迪普丘陵一帶,當時這裡是一片熱帶淺海島嶼群。研究成果已發表於《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矛尾魚是極為特殊的肉鰭魚類,最早可追溯至泥盆紀早期,約 4.19 億年前。化石記錄中曾出現超過 175 種,尤其在中生代大舉多樣化,甚至演化出不同尋常的體型與形態。不過,在白堊紀末大滅絕(6600 萬年前)後,矛尾魚在化石中消失,長久以來被認為已滅絕。直到 1938 年,南非漁民意外捕獲到活體拉蒂美利亞(Latimeria chalumnae),才震驚世人。

布里斯托大學團隊此次重新比對館藏標本時發現,許多過去被歸類為小型海生爬行動物 Pachystropheus 的化石,其實來自矛尾魚。他們進一步檢視全英國多個館藏,發現這種誤判長達百年之久,有些標本甚至一直陳列於展廳,卻被錯認為爬蟲、哺乳動物或其他脊椎動物。研究團隊利用 X 光掃描確認,從原本僅有四次英國三疊紀矛尾魚的報告,瞬間擴增到超過五十筆紀錄。
被誤判長達百年之久
ujvp_a_2520921_f0014_oc-1.jpg
這是一幅藝術復原圖,描繪了生活在英國雷提期(Rhaetian,約 2 億年前)的巨型 Mawsoniidae 矛尾魚。牠們屬於已滅絕的矛尾魚家族,體型可超過一公尺,是當時淺海島嶼群中的重要掠食者。圖像由 Daniel Phillips 繪製,旨在重現這類古老肉鰭魚在三疊紀末期的外觀與生態角色。
這些化石多屬已滅絕的 Mawsoniidae 矛尾魚類群,但與現生矛尾魚有密切親緣關係。標本顯示個體年齡與體型差異甚大,最大可達一公尺,暗示當時存在一個龐雜的魚群社會。研究者推測,牠們可能如現生矛尾魚般潛伏在海底,為機會型掠食者,獵食範圍極廣,甚至可能捕食過去被誤認為矛尾魚的 Pachystropheus 爬行動物,形成一段「化石誤會」的歷史諷刺。

這項成果不僅大幅改寫英國三疊紀海洋生態的理解,也再度凸顯博物館典藏的重要價值:那些被忽略數百年的標本,仍可能蘊藏改寫古生物史的關鍵線索。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732 + 30 感謝好友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前天 10:04

這篇文章確實是古生物學界的重大發現,它重新定義了我們對三疊紀晚期腔棘魚物種多樣性的認知。這研究結果揭示了以下幾個關鍵點:

1. 新物種的發現:研究人員發現了三種全新的腔棘魚物種,其中一種是屬於三疊紀晚期的腔棘魚(Coelacanthus)屬,這填補了該屬在三疊紀晚期演化上的空白。

2. 物種多樣性:這項研究顯示,三疊紀晚期的腔棘魚物種多樣性遠超過去的想像,當時布里斯托和門迪普丘陵地區的熱帶淺海環境,可能是腔棘魚演化的熱點。

3. 重新審視舊標本:這也再次證明了博物館藏品的重要性。許多被認為「已經研究過」的舊標本,在新的技術和視角下,仍能揭示出驚人的新發現。

這項研究不僅讓我們更了解地球生命演化的歷史,也提醒我們,許多科學的謎團可能就藏在我們身邊,等待被重新發現。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鄭玄琦 + 30 + 30 樓主太有才啦!

總評分: 名聲 + 3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